科技指数ETF|3大发行商大混战 “货比三家”一文看清

撰文: 翟梓谦
出版:更新:

恒生科技指数推出1个多月,相关的ETF产品陆续面世,南方东英及华夏基金已分别推出3033及3088,恒生投资旗下3032今日﹙4日﹚也上市。3只ETF同样追踪恒生科技指数,投资者又应如何选择?

三家科指ETF产品比较︰

ETF即是交易所买卖基金,投资组合可以是股票、债券、商品、货币市场工具等投资产品,投资者买入该ETF,等同买入该投资组合内的产品。以最近上市的3只科技指数ETF为例,属于被动式追踪科技指数的实物ETF,亦即是按照该指数的基准,买入一篮子30只股份,其中阿里(9988)、腾讯(700)、美团(3690)、小米(1810)、舜宇(2382)合共占约41.5%。

由于上述3只ETF都属于实物ETF,情况似是盈富基金(2800),由基金经理酌情决定分派股息。南方恒生科技ETF(3033)、华夏恒生科技ETF(3088)考虑于每年12月向单位持有人分派股息;至于恒生科技ETF(3032)则考虑于每年9月分派。

市面上3只科技指数ETF,与盈富基金一样是实物ETF,可由基金经理酌情决定分派股息。(资料图片)

ETF价格往往贴近NAV

ETF或许对部分投资者来说,仍然比较陌生。ETF有别于上市公司的股票,ETF的市价往往与其每股资产净值(NAV)接近,即使出现溢价或折让,情况理应不会偏离太多。也有市场庄家(又称“造市商”)则会透过不同操作,而维持ETF价格不要大幅偏离NAV。

另外,市场庄家的责任亦包括当ETF的现行买入价与卖出价之出现大额差价时,便要向潜在卖家提供买入报价,及向潜在买家提出卖出报价。故此,市场庄家有需要透过在二级市场提供流通量,从而促进上市类别单位的有效交易。

3只ETF产品章程一览

管理费、全年开支比率 随AUM变动而调整

那么3只新推的ETF同样都是为单位持有人“代购”科技指数成份股,散户又应如何选择?艾德证券期货联席董事陈政深解释,ETF的比较主要在于“管理费”、“全年开支比率”,因为都涉及买卖成本,其因应资产管理规模(AUM)增加而有所调整,投资者有必要注意。以推出一周的3033为例,由于其市值已上升至30亿元,费用比率亦因而降至约1.05%水平。至于“年度跟踪偏离度”,他则认为实际交易时不会相差太远。

另外,陈政深点出一个比较重要,但不是散户有留意的一项重要考虑因素,便是提供最新的资产净值(NAV)。由于报价机多数会显示该ETF上一个交易日的NAV,无法即市显示最新的数字,故此如果发行商有即使更新相关数据,有利投资者根据该ETF的实质价值作出部署。以已经推出市场的3033为例,南方东英在网页上有列出“即日估计每基金单位资产净值”,报价延迟大约5至15分钟。故此,投资者应参考最新的数字,而衡量当时的成交价是否合理。

艾德证券期货联席董事陈政深指,ETF发行商能够尽快更新最新的每股资产净值,能够让散户更贴近合理价格部署。

陈政深:3033溢价与发行商无关

另外,发行商或者庄家的“往绩”,即是过去发行商推出的产品表现,又或者庄家出手维持基金价格的操作,都是其中一个参考因素。但陈政深明言,这些只能够“凭记忆”和“印象判断”。

至于近期南方科技指数ETF(3033)首日挂牌早段,便有出现大幅溢价水平。3033的初始发行价是7.5元,当日由于竞价时段(AO)已在20元成交约59万个单位,导致当日开市报20元,较NAV高出1.67倍,随后已急回至NAV水平。如上文所述,ETF有别于上市公司的股票,ETF市价往往与贴近NAV,有别于股票价格有大幅溢价或折让。

陈政深认为事件令3033“印象麻麻”,他认为虽然实际上与发行商南方东英或者庄家无关,但事实上将ETF透过IPO预先认购,的确会让投资者有空间在AO时段随意定价,而庄家亦没有责任在AO时段出手维持接近NAV的价格。

事件的“启示”是,ETF 的价格不能偏离NAV 许多,陈政深坦言,以超高溢价买入ETF的散户固然有责任,“不可能用20元买入价值7.5元的东西,除非你真系相信20蚊买入后,会升到24蚊!”另外,他认为监管机构有空间检讨ETF上市有没有需要设下竞价时段,因为当中庄家没有责任维持接近NAV的价格。

南方恒生科技ETF(3033)上市首日竞价时段有多单20元成交,成交量不少。(温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