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3033﹚今上市 推手亲自拆解投资要点
南方东英今日推出全球首只恒生科技指数ETF—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 ETF(3033),上市起始价格约7.5元,每手交易为200股,入场费约1,000至1,500元,管理费每年0.99%。“ATMX”已经是香港散户的热捧股份,为何投资者不“押注”四大天王,要买入科指ETF呢?
恒生科技指数在今年7月正式推出,一个月后市场便有首只追踪科技指数的ETF上市。科技指数由7月27日推出至今,指数由当日的6774点,累升7.4%至本周三的7275点。重磅成份股美团(3690)、京东(9618)、阿里巴巴(9988)均在8月份连环破顶。那么买入科指ETF岂不是高追新经济股?
“几时都可以买第一注”
南方东英销售及产品策略部董事王卓峰直言,“第一注系Anytime”,纳指便是好例子,假如指数的势头好,市场根本没有时间等待板块回调,容易错过不少买入时机。他强调,科指ETF是长远投资的工具,建议散户用作“月供”,在不同时期分注买入平衡风险。
另外,他认为新经济股的价值,并非在于目前的估值,而是该公司背后的数据及科技,故不少新经济公司都是潜力无限。当然,王卓峰认为对个股有信心的话,可直接买入个股,但他认为始终投资者未必每次眼光准,故此除了个股之外亦可以配置ETF,更加能够平衡风险。
王卓峰建议,如果不谙个股的散户,更应该买入ETF,跟随指数编制分散投资科技股,更能够分散风险。
IPO快速纳入机制 ETF更贴近市场动态
提到分散风险,盈富基金正正是追踪恒生指数,后者也陆续加入新经济股,同样有分散风险的作用,那么科技指数ETF除了追踪科技指数之外,又有甚么吸引之处?
王卓峰指,虽然坊间有不同ETF均有新经济元素,都有科技股的持仓,但科技指数的特点在于指数编制上有IPO快速纳入机制。当一些科技巨头赴港上市,若果其市值已经达到科技指数成份股的首十位,便可以在上市后第10个交易日的收市后获纳入指数。相比恒指季检3个月一次调仓,科技指数“换马”安排更能够捉紧市场动态。
另外,与盈富基金一样,科技指数ETF都有股息分派,不过王卓峰指出,一般科技股都没有派息,或者分派较少,而且投资科技股的人多数不是著重派息,而是企业盈利增长。他又指,即使一些旧经济股有可观的分派,但投资者随时“赚息蚀价”。
货比三家 视乎三大因素
未来业界有不同对手推出同类产品,散户又应该如何选择?王卓峰称,即使是同类型的ETF,同样追踪科技指数,但投资者要留意哪一款产品市值较大、流动性高,以及买卖差价较少。
虽然产品章程列出年度追踪误差为2%,但王卓峰解释指只是默认值,日后随著资产规模扩大,费用比率会下降,而3033现时估计的费用比率约1.38%。他举例指,旗下南方富时中国A50 ETF(2822)产品章程也列明追踪误差限制为2%,而实际则只有约1.28%。
首日挂牌现“急插”意外
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3033)今早首日挂牌,开市报20元,较上市起始价7.5元高出167.7%,市场认为是“ETF当新股炒”所致。开市3分钟后,该ETF的价格逐步便修正至贴近净资产价值(NAV),约11时亦出现大幅波动,最终半日收报7.8元。
南方东英发言人指,今早市场买卖双方交投非常畅旺,同时庄家备货不足,导致价格出现波动,随后市场庄家在开市后已透过新发行基金单位,价格已逐步回落至接近公允价值。发行人吁投资者不应急于投资ETF
而南方东英销售及产品策略部副总裁李雪恒解释,因为竞价时段属于自由流通市场,投资者可自由买卖,投资者要留意当时产品的价格是否处于一个合理水平,可参考产品的即日资产净值作指标,如属合理价格范围,投资者才应该入市。他又认为投资ETF不应该作过急的部署,否则就会出现“高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