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涛评中国经济政策 为何“一动不如一静”?

撰文: 郑宝生
出版:更新:

中国经济情况令不少人迷茫,汽车销量未止跌,猪肉价格受到非洲猪瘟影响,但第1季经济数据却远超市场预期。环球市场及本地经济未明朗,政府政策走向何方?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就认为,现时应该“一动不如一静”。

中国第1季经济增长6.4%,按季基本持平,超出市场预期的6.2至6.3%水平。

要推动内需 填补外需放缓的经济增长空间

管涛发表评论文章,指出经济趋稳受惠于外需,但往后内需仍要发力。首季货物和服务争出口额对经济拉动作用,同比增加2.06个百分点,但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分别回落了1.13及1.33个百分点。

去年内需外需要良好互补,管涛希望今年全球贸易增长放缓的情况下,要扩大国内消费及投资需求,以支持稳定增长。他表示,减税降费、增加基建投资以及刺激居民消费的政策推出之后,预计内需扩张力度会加大。

管涛指出,今年外需增长放缓,中国要刺激内需更大力扩张,以支持整体经济增长。(中新社)

稳就业仍然重要 保持温和通胀有利降成本

就业方面,稳就业任务仍然重要,建议政府要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管涛认为,物价温和上涨有助企业提高盈利水平,降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货币政策对此应该有一定的容忍度,因为实际利率下降也是降成本的重要方法。

流动性充裕 政策不宜过早转向及过大刺激

近期市场担心流动性紧缩,管涛认为“很可能是自己吓自己”。他引用最近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息(SHIBOR)走势,指出人行虽然没有如市场预期般进一步宽松,但其实市场流动性相对于前期仍较为充裕。

总括而言,管涛一方向认为政策不宜过早转向,否则前功尽废。另一方面要保持耐性,等待已推出的政策发挥作用,避免过度刺激。再者,中国应坚持高质素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激发市场微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