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吹至有?】调查指欧洲AI公司 40%不是真的做AI

撰文: 郑宝生
出版:更新:

近年全球出现很多初创公司,部份更单凭一个概念就吸纳“亿亿声”投资,在全球快速扩张,然后爆煲。“风口站对了,猪也可以飞”,仿佛伟大的科技前瞻,都是用来吸引投资者的幌子。继共享经济之后,近年又有新的炒作卖点,就是“人工智能”(AI)。

位於伦敦的投资基金MMC发表最新调查报告,发现欧洲2,830间声称是做AI的初创公司,大约有40%主要业务根本没有AI成份。

藉AI一词炒作 冀吸引投资者

该报告调查了13个欧盟国家的初创企业,包括业务和资金来源,但没有公开企业名称。

报告显示,现时初创界拿AI一词来炒作,希望吸引资金,以及让他们定位起来是科技企业。

MMC研究部主管David Kelnar向《CNBC》表示:“市场有大量炒作,我们希望提升投资价值的方法之一,就是帮助撇清杂音,突显初创公司的技术。”

有调查发现,部份自称AI初创的公司,核心业务不是做AI,这样的声称是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路透社)

融资较传统软件公司多 估值亦较高

他表示,欧洲正进入“AI创业时代”,每12间初创企业,就有1间将AI视为业务核心,比起2013年大增,当时每50间初创只有1间做AI。

不过正如调查显示,当中有不少公司并不是真的做AI。自称为AI初创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吸引更多资金。MMC发现,2015年以来,AI挂帅的公司融资较传统软件公司多15至50%,AI初创的估值亦高于其他软件初创。

申请无用专利“扮嘢” 无盈利价值

知识产权律师行Gill Jennings and Every的合伙人Peter Finnie指出,为了使公司看起来更值得投资,AI初创还会申请一些专利,令相关专利申请数目大增。

不过他指出,从知识产权来看,这些AI专利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并预期AI泡沫最终有可能因为知识产权无法变现而爆破。

欧盟正制定方针 让AI有明确定义

 40%AI初创鱼目混珠,背后原因原来是没有官方的AI定义。欧盟将AI定义为一种技术,允许系统分析以及做出决策。这种定义太过空泛,让很多初创企业有机会滥竽充数。

欧盟正制定一套围绕AI的指导方针,以帮助建立更明确的AI定义,以及确保使用AI时会顾及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