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贷攻略】2厘息借10万蚊炒股 年赚逾倍 过来人亲述个中要诀
税贷战的硝烟已经燃起,多间本地银行纷纷推出税贷计划,什么“年息低至⋯⋯”、“利息回赠”、“现金券奖赏”、“特选客户”等,名目繁多。申请人一旦看漏细则或未符合条件,随时借了较贵的税贷息率。华侨永亨信用财务总经理吴帼欣及80后认可财务策划师黎家良,分别以业界人士及过来人的身分,总结出4个税贷攻略,化繁为简。
税贷“理论上”是针对交税的短期贷款,但吴帼欣直言,客人借钱多用在其他地方,包括找卡数和投资,原因是税贷属利息最平的无抵押私人贷款,“如果息率只得2%,但有把握放在其他地方,赚取4%甚至6%的回报,你会唔会借?”
08年低吸冠君 财息兼收
著有《有升有息》的黎家良便称,2008年金融海啸期间,试过以2厘左右的息率借入10多万元税贷,然后全数买入当时股息率高达10厘的房托冠君﹙2778﹚,以赚取约莫8厘的息差。“冠君特点之一是将至少9成税后净收益用作派息,佢揸住朗豪坊商场等物业,我当时观察人流无减少,又无吉铺,估计租金收入会维持稳定。”
1年过后,黎家良除了如愿收息,股价也升了逾倍,“财息兼收”。其后数年,黎继续借入税贷投资,对象更扩展至亚洲债券基金和人民币等资产。直至2013年,他手上已拥有超过50万元资金,有感财务宽裕,才放弃税贷这个“集资”渠道。
攻略一、确保每月人工够还款
黎家良以“过来人”身份表示,借入税贷等于“预支”人工,未来一段时间须每月还款,因此要好好管理生活开支,确保每月有足够人工还债,避免“贱卖”资产。与此同时,投资目标应以“套息”交易为主,确认有不错的息差可赚,方借钱入市,“不时见到人乱借,结果损手离场。”
黎又提醒,过早借税贷容易出错,因为借钱后便开始还本金、利息,有追赶回报的压力而误判,“其实去到第二年2、3月仲可能有税贷计划,应等时机啱先借。”所谓时机,除了时入市价之外,还因港股一般是3、4月公布年度业绩,然后才到除净日,过早买入等派息只能“干等”。
攻略二、直接比较实际年利率﹙APR﹚
另外,税贷计划五花八门,要比较哪间银行较著数,黎家良仍然建议直接比较实际年利率(APR),“有些银行声称息率低、甚至免息,却收取一笔手续费,结果资金成本高过市面整体水平,但手续费等一切资金成本都会在APR的公式下都会显现,因此APR是最佳的利息衡量指标。”
APR以外,还要小心还款期。黎指部分银行通过增设两个月左右的“免息免供期”,来拖低APR的计算结果,所以在同一APR下,实际还款期较短的计划,所衍生的利息支出较低。
攻略三、小心捆绑条款
吴帼欣不讳言,目前仍有不少机构以低APR税贷作“利诱”,但同时捆绑附带条款,例如要求客人购买指定产品或服务,或利用回赠利息或礼券来拉低APR,又或者仅限合资格的新、旧客户享有优惠。
吴帼欣注意到附带条件的税贷愈来愈不受客人欢迎,即使去年业界“斗劈”交出创新低的APR,整个市场在期内仍然萎缩。有见及此,华侨永享今年索性放弃附带条款,转阵推“终极清水版”税贷,据不同客人的信贷质素厘订“一口价”APR。
攻略四、计划借按揭置业 不宜借税贷
黎家良提醒,有置业计划的人不宜借税贷,因为银行审批物业按揭申请时,会把税贷还款计入每月供款入息比率测试中。黎举例一个月入3万元的港人,按测试要求每月最多只能用1.5万元收入供楼,但当他每月要偿还共1万元的税贷本金和利息,用作偿还按揭的收入会被限制至最多5,000元,更难通过测试。若税贷客为过测试而提早还钱,则可能被罚息或手续费,代价比原来息率还要高。
目前,港股逼近10年高位,在市民的角度,借税贷投资也许不如往日容易。黎家良表示,他习惯以市盈率及股息率来判断港股的平贵,但恒指市盈率已达14倍的水平,远高于2016年初约8倍的水平,股息率却未能跟上,甚少收息股有折让价,缺乏空间做套息交易,“(借税贷)买当炒股票绝对不宜”。
黎认为,现时仅少部份收息的REITS或电讯股股价落后,例如置富(0778)及和记电讯(0215),选择并不多。也许,利用税贷买股票的“黄金时代”,逐渐走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