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吧解散】内地实施“一网两制” 官方冀“爱国情绪”收放自如
过去两个多星期,两件小事揭露中国在“一网两制”下,单凭官僚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一点都不容易,而中国网民作为外交资源,由于种种原因而处于冻结状态,未能发挥强大威力。
崔天凯在墙外Twitter孤立无援
第一件是7月12日,驻美大使崔天凯在官方Twitter发帖,指责台独主张是“玩火自焚”,引来大批“推友”反驳,回应栏上几乎一面倒是异议声音,其中不乏留言指Twitter在内地被封杀,崔大使却可以光明正大开设帐户以对外宣传。
第二件是著名网络志愿军组织“帝吧”原定于7月23日集体“翻墙”,在香港社交网络“洗版”,“声援香港警察”,“反对暴力乱港”,不料在总动员前夕,一批志愿军的身份“被起底”,个别人士更疑似“被参军”。
其后官媒公众号“侠客岛”在微博发帖报道事件,加上“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作评语,被网民质疑是语带讽刺,引发一场小风波,最终“侠客岛”删帖以息事宁人。
“帝吧”疑遭官媒冷嘲热讽
内地实行“一网两制”,官方讲法是国际舆论格局“西强我弱”,为了“国家安全”不得不强力维稳。
然而在“防火长城”重重封锁下,出现“爱国声音”内外分途的失衡现象。崔天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宣示民族主义立场,遭受海量反对者围攻,孤立无援;“帝吧”则以自发行动表达“爱国热忱”,却处处受制肘,锻羽而归之余,兼且疑遭自家官媒冷嘲热讽。
这类牵涉到一个取舍问题。中共可以拆掉“防火长城”,动员数以亿计的“爱国网民”,对外表示“中国有权不高兴”,但就要承担“国家安全”风险。一旦网民自由进出墙外世界,今天可能还乐于打破“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可是谁能担保明天后天大后天,网民不会利用这个格局,反过来矛头指向当局?
16年限韩令发挥消费者力量
迄今为止,中共的答案一而贯之倾向小心管理,对自发“爱国行动”心存疑虑,所以不会直接阻止“帝吧”出击,也不会特别乐见其成。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于“民族主义外交”,当局的原则是“收放自如”。
2016年,韩国从美国引入萨德导弹系统,北京认为自举影响自身战略安全利益,大举反制。尽管官方从未承认过有“限韩令”,各级机关已“自发”多路进击,数以亿计中国消费者随即响应,韩剧、韩星、韩国免税店、韩国化妆品无一幸免,乐天百货被迫撤出中国市场。
可是不论“限韩令”如何风风火火,情况未有发展到2012年反日示威的地步,引发外界疑虑。当时鲜有游行的中国民众大批走上街头,部份示威者更冲击打著日本品牌旗号的店铺,砸毁日本车,就钓鱼岛主义争议宣泄愤慨之情,后来官方花了相当功夫才平息事态。
对付日韩手法未有用于美国
至于在另一个极端,中美贸易战打了一年多,官媒铺天盖地解释美国如何“理亏”,不过除了企业减少进口美国石油和大豆,广大中国消费者暂时按兵不动,更谈不上再有大批群众走上街头,谴责华府“贸易霸凌主义”。
大概一经权衡利害,当局判断如以对付日韩的手法对付美国,受报复的成本和风险都大幅提高,故此不便于轻举妄动。
外界往墙里看,总以为中国的民族主义就是铁板一块,上下异口同声,但从上述事例可知,由行动模式到强硬程度,官方都自有一套“大局观”,目标即使与舆情一致,手段和路径却可以大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