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增高】按摩“生长板”有用吗?脊医、中医分享孩子长高法

撰文: 王淑君
出版:更新:

孩子长得高不高,与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不过,想用“外力”帮助孩子快高长大,也不是没有办法。网上流传各种方法,都是希望让孩子多高几寸,例如是声称韩国父母会用上的“按摩生长板”,记者请教过脊医和中医辨别真伪,他们也分享了其他增高方法,鼓励爸爸妈妈一试!

何𪱷荣注册脊医。

网传韩国有个为孩子的增高方法,指在睡前为孩子按摩脚板的“生长板”,不但可以帮助孩子长高,还可以透过肢体上的接触,安抚小朋友的情绪,又指刺激生长板有助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预防生长痛云云。

脊医:充足睡眠 多长高激素

记者向脊医查询此法的功效,何𪱷荣注册脊医指听过坊间有此说法,家长假如相信这些说法也可以尝试,但没有临床的研究或数据显示这个方法一定有效用,不过做了也未看到有何副作用。

何脊医认为,想要小朋友长高需从睡眠、饮食和运动入手。“在睡觉的时候会产生刺激长高的成长激素,因此建议小朋友有8至12小时的充足睡眠。”而饮食均衡、吸收足够的水份、补充钙质和每日30分钟运动也能刺激到骨骼成长。“若怀疑小朋友的身高比正常速度慢,家长或需带他们求医。”何脊医说。

而更多时候,小朋友矮小未必是因为生长速度慢,而是其寒背、头向前倾的姿势令他看起来矮小,令家长误会了他长得慢。“当矫正了姿势,立即就会高了。”

多做运动、多晒太阳有作用。(VCG图片)

中医:多晒太阳有帮助

谢嘉雯中医师指,除了先天因素,后天也有不少原因影响小朋友的身高。例如小朋友在饮食上,出现“厌食、积滞无胃口、便秘”等脾胃虚弱的症状,影响他们的营养吸收,有碍身高发展。

另外,中医亦认为晚上是人体生长激素分泌旺盛之时,因此晚上熬夜、易醒难寐,令肝、脾、肾等与生长关系密切的脏腑得不到充足的濡养和休息,便不能有效促进成长了。有些孩子因为湿疹、皮肤病等引致痕痒难眠,也会影响休息和生长,积极治疗方为上策。

要小朋友长得高,中医建议多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帮助钙质吸收。谢医师指,伸展运动如打羽毛球、篮球、游泳等运动都能促进骨骼生长。而晒太阳则可驱除常吹冷气的寒湿之邪。“小孩发育时像是小树苗,运动有助阳气升发,身高自然蒸蒸日上!”谢医师说。

大人先用双手拇指及食指,,夹起腰椎两旁的皮肤、肌肉,拇指往前推。(谢嘉雯中医师提供图片)

中医教用“捏脊法”

父母假如想助孩子一把,也不是没有方法,谢医师教一招“捏脊法”。

人体背部的正中脊椎为督脉,督脉的两侧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此经络循行路线分布了很多组背俞穴;背俞穴是指人体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腰背部的腧穴;如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等。

捏脊可以疏通经络,健脾胃、强肺气,达到调整脏腑的作用。国内很多研究均发现“捏脊法”对小孩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疳积、反复感冒、睡眠不安等有很好的疗效。因此“捏脊法”不是直接增高,而是透过改善脏腑功能来促进长高。

谢嘉雯中医师。

做法:

1.小孩趴在床上,背部保持平直、肌肉放松。

2.家长站或坐在小孩后方,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然后大人先用双手拇指及食指,,夹起腰椎两旁的皮肤、肌肉,拇指往前推,再用食指及中指向前导引,慢慢由下而上,从腰两侧往肩颈方向,向上边推边捏边放,以一松一紧的节律捏起、松开肌肉,每次从下往上捏8至10遍,或5至10分钟,每天一次。

家长可选择在小孩洗澡后或临睡前进行捏脊法,此时孩子身心处于较放松的状态,进行捏脊法,有助入睡,并可和小孩聊天,促进亲子交流。家长紧记,宜剪短指甲,以免进行捏脊法时,指甲刮伤小孩幼嫩的皮肤。而进行捏脊时,力道以捏起肌肉后,小孩皮肤微微潮红为度,以达到恰当的刺激又不会弄痛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