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脸婆之谜】脸色发黄反映身体问题 中医建议4款调理汤水

撰文: 李欣愉
出版:更新:

很多人听到“黄脸婆”,都会联想到年纪较长或家庭主妇,以为原因是疏于保养、整天埋头在厨房吸油烟而造成。但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硕士胡继良中医师指,脸色能够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面色发黄则显示身体出了毛病,常见于妇女因肾气虚弱、肝郁、气滞、血瘀、等等,不同的病理因素所导致之血气不足,使血的本质呈现衰弱状态,因而缺少血色,血色不足便会面黄。如不及早调理,脸色不只发黄,还有可能变灰或变黑。

家庭主妈工作多不胜数,压力庞大。(VCG图片)

皮肤老化、暗沉 反映身体压力大胡医师指出,体格会随着年纪上升而逐渐变差,脸色也随之变得不好看;却可从改善日常生活、习惯和饮食去减慢变黄的速度,甚至能使面色红润,不受年龄限制,纵使年长,而外表青春。

1. 皮肤老化因肾气虚弱:当肾气虚弱,皮肤会变得没有光泽,还可能出色斑、颧骨斑、细纹,整个人显得无精打采。另外熬夜、饮食中摄取过多的钠亦会削肾。想改善皮肤老化,可从补肾、化瘀、养血方面着手。

2.肝郁气滞导致肤色黯沉: 肝郁气滞的成因包括过度操劳、压力大、精神紧张、心结等等。肝的疏泄功能受阻,肝气便会郁结,肝功能性的供血不足,全身的微循环因而滞阻,细胞失养,代谢减慢,令皮肤的角质层积聚,长久下来便会令脸色显得晦暗,进一步发展成瘀血症。初期可透过疏肝理气、养肝血等的方法来调理。

3. 肝胆热也会使皮肤变黄:肝胆过热,多余的能量迫使黄黄绿绿的胆汁流入血液,运行全身,使身体变得有如橘子色黄。头皮容易出油,心烦易怒、易生飞滋、暗疮等。

4. 气血虚弱:即血液中的红血球量不足,除了面色不红润,还会导致经期不顺、容易疲倦。

内外调理 找回好气色综合以上原因,过份操劳和长期精神紧张是导致面色发黄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家庭主妇肩上担有大量工作,但照顾家庭的同时亦应顾及身体。胡医师建议可从日常习惯和饮食着手改善体质,又或饮用保健汤水,摆脱黄脱婆形象。

1. 坚持每日运动:如拉拉筋、进行轻度运动,必须每日约15至20分钟,持之以恒,保持气血运行,脸色自然回复红润。

2. 作息定时,顺时饮食:除了戒除挨夜习惯,饮食亦应顺应天气和保持清淡,例如戒除冻品和少吃辛辣食物。

运动除了帮助气血运行,亦能保持心情愉快。(林若勤摄)

3. 适当抒发心情,增加自信:胡医师建议“想笑就笑,想喊就喊”,不要把负面情绪郁在心底。同时又建议家庭主妇在处理家务时,亦要抽时间增长知识,当自信上升,肝郁自然减少。

胡医师亦建议以下4款食疗给不同体质的妇女,各位妈妈在完成繁重的家务后不妨用食疗来慰劳自己。

脾胃虚弱之面黄—参苓白术散患者因肠胃不能正常消化食物,积聚而成肥胖,面黄而微带灰白,同时有水肿和经常精神欠佳的情况,这汤水可一周饮用两次,疗程为3周,但如有热气,或服后口干口苦,便秘便要停止服用。

材料:党参 3钱、白扁豆衣 4钱、陈皮 1钱、云苓 8钱、生薏米 4钱、砂仁 1钱、黑枣或红枣 4至6粒、瘦肉 适量。

肝郁型之面黄—玫瑰圆眼肉茶适合常心事重重,因心情而胃不适,面黄而微带青。玫瑰花能理气,又能解郁,但不宜过多,服用太长时间;圆眼肉则能养血,健脾。胡医师建议约两日饮用1次,1个食疗疗程为3周,之后要停服。

材料:玫瑰花3至4朵,圆眼肉8粒

气滞血瘀型之面黄—黑木耳参枣茶患者面黄而微带黑,同时身体某些部位常会有微疼。此食疗疗程为3周,1周服2至3次,但服后眩晕要停止服用。

材料:黑木耳3钱、党参3钱、黑枣4个,用700ml水煲煮。

肾虚血虚型之面黄—黄精红豆汤适合形体消瘦,黄色萎黄,食欲不振以及夜尿多的患者。1周服用两次,食疗疗程3周,如服后夜晚太精神可去掉人参,如有胃胀则可把黄精减为3钱。

材料:圆肉3钱、黄精5钱、人参2钱-3钱、云苓6钱、淮山6钱、红豆4钱、陈皮1钱、瘦肉适量。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硕士胡继良中医师。(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