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打边炉】烚下烚下易致肥 原来跟进食次序有关?

撰文: 李欣愉
出版:更新:

天文台预计下星期气温有机会跌至16度,寒冷的晚上最适合便是一家人围著吃火锅。火锅材料多不胜数,你对它们的营养价值又认识多少呢?认可营养师(香港营养师学会)谢施敏(Kirby)将会分析多种常见火锅材料的营养价值,亦建议6个可减少吸收油份的较健康食法。

(资料图片,潘思颖摄)

说到打边炉,小孩最爱应是各种丸类,有的脆口有的馅料香浓,Kirby指出无馅的丸热量和脂肪都比有馅的丸为低,而口感软滑的芋丝原来属五谷类,爽脆的响铃原来大约3条已等于一碗饭!一起看看以下详细分析:

1:丸类—无馅的丸类(如龙虾丸、墨鱼丸)比有馅的丸类(芝士丸、包心丸)含较少热量及脂肪,相对比较健康。因为馅料多含牛油﹑芝士﹑肥肉等高脂高热量成份。

2:蟹柳—热量及脂肪含量低, 两条蟹柳分别有0.4克脂肪,及31千卡的热量。

3:芋丝—属低热量的五谷类,7扎芋丝大约只有20千卡热量。但芋丝很吸火锅的油分,多吃会摄取额外的脂肪及热量。建议在烚肉前先烚芋丝,以减少吸入汤低中过多的油份。

4:牛栢叶—一般内脏含有较多饱和脂肪及胆固醇,而且牛柏叶容易吸油,多吃会摄取更多额外的脂肪,影响健康。

5:响铃卷—是经过油炸过的腐皮,脂肪含量及热量甚高,两条响铃已有约3茶匙油,及约大半碗饭的热量。

6:鱼皮饺—馅料中有肥猪肉,脂肪含量及热量皆较高,钠含量亦高。

*部份资料来源自食物包装营养标签。 / 为未有可靠资料来源。

对于较不健康的火锅材料,Kirby建议只浅尝一两件,但火锅“边烚边食”,容易因没有饱肚感而吃进大量食物,造成过量摄取,她建议可以调整进食次序,增加饱肚感以避免过度进食,过程中亦有些小技巧可以减少吸收脂肪。

当汤的表面出现一层油时,建议打油份撇走。(资料图片,龚慧摄)

增加饱肚感的方法

1:打边炉前以先吃1个生果,和开始时先烚菜及面,都可增加饱肚感,避免之后进食过量。2:除了蔬果及面食,可以配搭一些淀粉质食物如红米和糙米,不但含丰富纤维,亦因咀嚼需时,可增加及延长饱肚感。

减少吸收油油方法:

1:蔬菜及面食等均容易吸收油分,建议先把蔬菜和粉面类放进清汤底锅涮煮,再煮肉类,控制其脂肪摄取。2:尽量少用高盐高脂酱油,如现成的沙嗲酱﹑沙茶酱,建议以葱、姜、蒜、鲜辣椒混和适量豉油,自制调味料。3:当汤的表面出现一层油时,可用汤匙将油撇走,以减少脂肪的吸收量。

(受访者提供)

谢施敏(Kirby) - 认可营养师(香港营养师学会)“家营营养中心”营养师,中大食物及营养科学学士。擅长按照香港人繁忙生活习惯,设计简单美味的瘦身营养餐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