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蒲人生・我在缅甸农村的二三事3】失去承传 我们还剩什么?
月前联合国曾经发表过一次《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指香港排名全球第75位,是亚洲主要地区中感到最不幸福的地区。
作为地球上数一数二的富裕城市,这张成绩表却证明了物欲丰足与心灵的幸福根本无直接关系;小确幸的满足,离我们很远。
适逢本地慈善组织点滴是生命计划将于本年12月举行的《点滴善行在缅甸》接受公众报名,徒步游历缅甸农村与城镇,及为当地一所贫穷村落的学校筹款和做义工等;
笔者有幸率先为这次行程探路,假如你认为这是场单向的施恩善行,事实刚刚相反 ─ 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充满无力感,麻痺的心灵却在历程间被洗涤,受助的,原来是自己。
摄影:曾柏熊
南宋诗人陆游于《游山西村》中所写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短短两句,描述了诗人穿过层层叠叠的山峦、迂回曲折的流水后,正当怀疑前方是否无路可进之时,没想到再经历一条幽暗的柳林之后,竟是一片繁花似锦的风景,又是一条熙来攘往的村庄;这亦正好是我由格劳(Kalaw)出发,花了两天共数十小时穿越La Maine、Hti Thein等几个山头与农村,辛辛苦苦终于到达莱茵湖(Inle Lake)范围内的茵生村(Indein)后,脑海中即时浮现的两句说话,然后第三句就是一句脏话,实在非常不好意思,请原谅我的失礼,原因是经历了一段在贫瘠农村的徒步行程,已经满身尘土的我,走出山野后已感体力透支,纵使过程中欣赏沿途景貌及跟当地人的交流,确实使心灵得到难得的反思机会,但每每想到旅程中最大挑战已完成,先苦后甜,可以“烂泥般”闲躺在游览Inle Lake的平底小船,享受细风与湖水拍打脸上,这种激动心情,易地而处,我想大家都会跟我一让,忍不住想“堕落”一会的冲动吧!
正如我在之前的“【野蒲人生・我在缅甸农村的二三事(1)】一粒糖果的重量”一文中曾提到,出发今次旅程之前我对缅甸接近“零认识”,仅有一些肤浅的印象,上网一查,看到不少人都会将“古都之都”曼德勒(Mandalay)、“万塔之城”蒲甘(Bagan),以及“水上村落”Inle Lake并列为这个国家的3大奇观;今次《点滴善行在缅甸》的山径行程以Inle Lake作结,总算能够亲眼一睹其一,然而在出发之前,心底对这些网上说法总是半信半疑,认为旅游网站总是将景点的状态夸大一点,不然怎样吸引游客?直至我由Indein坐上Inle Lake居民用作日常交通工具的小船,穿过曲折的河道,眼前的湖中村愈来愈近,直至小船进入了村落之中,亲历其境,终于震撼了我的看法:“天喔!这个世界上怎会有一个如此神奇、却又充满生命力的社区?”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看到网上总爱以世外桃源、天上人间形容Inle Lake,其实也并非失实,Inle Lake之美不止在于自然风光,更是体现于人文的活力之中。这个位处海拔875公尺的湖泊,长约22公里、宽约11公里、总面积约158平方公里,是缅甸的第二大湖,湖水由东、西、北三面的溪流注入,南出萨尔温江,三面皆由群山包围,湖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加上人们纯朴的生活方式,确实彷如一个静谧绝美的独立王国,更难能可贵的是,Inle Lake并非什么需要保育的文化遗产,这里80多条水上村庄经历几百年历史,至今一直保持承集传统的文化生命力,由湖上耕种浮岛、渔民“单脚打鱼”的绝技、或者屹立于湖中央的城镇,经历几代始终如一。我会形容Inle Lake就像一个水中的“九龙城寨”,是一个人类文明中独特的社会发展模式,试想像一下,这是一个拥有街道、路牌、电缆、学校、酒店等各种社会建筑的小城市, 只是她位处湖中,所有“街道”都被水覆盖,汽车绝对不可能进入,居民平日亦必须依靠小船进出,世界上再找不到一个如此独特的例子。
Inle Lake的水上社区主要由茵达族(Intha)组成,这个民族原居于Inle Lake以南800公里外的Dawei(土瓦),18世纪期间,因为受到战火威胁,辗转逃难到这里定居,没想到他们的祖先却真的逃难逃得非常彻底,竟然直接走出湖中央(不是湖边!坐机动木船大约距离岸边15分钟路程)用桩柱架起所有房屋,发展至今日成为多个社区,建筑物又汇聚成小城市,穿梭当中犹如《未来水世界》的末日场景,却又充满生命力,各种传统作坊、渔农产业与商业活动皆十分蓬勃,令人叹为观止。事实上,这里的居民连种田都不在岸上,而是直接在这里独特的浮岛上种植不同农作物,由于不少浮岛都不足以承载人的重量,形成了农民需要泛舟耕种的奇特画面;而浮岛本身亦有分天然的和人工两种,共通点是这些浮岛本身都会吸引鱼群,可令土壤保持肥沃之余,渔夫亦可在旁捕鱼,维持特有的生态循环,除了到岸上找生火用的柴枝以外,居民基本上都能够在水中找到所有生活所需。就在这个水中的舞台上,作为一个局外人在一旁欣赏当地居民与自然环境生生不息的融和,何似在人间的感觉,正是如此。
保守本土文化的传统技艺
Inle Lake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她并非只可远观,事实上只要深入其中,更能从中观摩不少当地保守着缅甸传统技艺。比方说,这里随处可见渔民单脚划船地捕渔的场景,渔民会先于水上围网,然后开始拍打水面,令鱼受惊撞上刺网勾住,期间渔民会单脚支撑身体,单手控制鱼笼或鱼网,另一只脚则跟手配合作操控船杆,肢体舞动的韵律犹如水中起舞,美感十足,连国际权威旅游杂志《Lonely Planet》于2012年重点介绍缅甸的一期中,都选择了Inle Lake渔民打鱼的相片作封面图片,成为缅甸的文化标志之一。至于为何当地渔民会发展出这种独特的捕渔绝技?有学者认为,是由于Inle Lake的居民传统都活于水上,从来不用走路因而影响了四肢发育,故发展出灵活运用四肢的捕渔方式,单脚支撑身体兼同时平衡捕鱼与撑船,属真属假确实无从稽考,即使问当地人亦未能提供准确答案。却起码再次引证,任何文化的发展必须基于本土环境的土壤所萌生,从来单靠权力意志由上而下所“打造”的,再努力都很难植根成本土文化。
由湖中的渔农区域坐船进入社区中的“水上大街”,商业气息浓厚,隐约闻到一阵“㓥游客”的气息,原因无他,虽然缅甸近年才稍为开放,但由于Inle Lake的大名早已扬威国际,相对该国多数城市,以欧美为主的旅客确实不少,当地亦早已建起多间湖中央的渡假酒店,当然,对一些纯粹前来休闲渡假,并非经历我等“苦行路程”的旅客来说,当然“爽爆”!事实上当看到即使是所谓“㓥游客”的商品,亦非什么不明来历的朱古力或珠宝钟表之流,而是一些不能单纯以金钱单位衡量价值的传统手作,也就感觉一切都合情合理。例如Inle Lake居民一直保存了一种莲线织布的传统技艺,想像平日吃莲藕时,一啖咬开会看到一条条丝在“藕断丝连”吗?对了,居民就是拿当中的莲花茎切断,拉出茎内的纤维丝慢慢搓厚成线。平凡约200条莲茎才可制造30呎的莲丝,一名工人每天最多可用手工制作20米左右,继而浸泡、晾晒、漂染等工序后,才可成为坚韧的莲线,最后编织成布匹。制作过程非常繁复,而且全为人手配合传统的手动机器制作,一条2200针的颈巾便需要一整天才能编制,换作一条缅甸男人穿的Longyi裙布的话,更需要两日才能完工,由此可见,虽然一条Inle Lake纯莲线颈巾收费过千港元,但它的价值却绝对有根有据,及至意大利品牌Loro Piana都曾经采用过Inle Lake的莲线作为服装的原材料,视之为珍贵的奢侈品,传统工艺怎会是无价宝?简直有价有市。
人类总要重复同样的错误?
所谓“距离产生美”,一直都是美学上的著名命题,无论应用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还是人与自然、艺术、社会等都保持适当的时间、心理与空间上的距离,从这个角度欣赏的事物总是最美,当然亦能够应用在Inle Lake之上。由一个过客身份欣赏Inle Lake,其文化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之境故然令长居城市的我们啧啧称奇,但其实沿着Inle Lake以北经Shwenyaung Nyaungshwe路(这里说的是行车的马路)走约10公里,到达已有135年历史的Shwe Yan Pyay修道院时,或许就能察觉到Inle Lake当前所面临迫在眉睫的危机。Shwe Yan Pyay修道院明明是个建于路旁的建筑,怎么跟湖中央的房屋一样建有桩柱,中间还有放置船只的空间?原因显而易见,据导游说,这个位置于百年前依然湖水覆盖的范围,只是湖水干涸后,退到现今的位置,去年缅甸旱灾最坏的时候,Inle Lake的水位更下降至海平面以下,湖边加上水中的500多条村中,有300多个面对缺水问题,10多条村甚至不能行船,直接危害到“靠水吃水”的居民生存条件;灾难的成因除了因为全球暖化导致天气反常之外,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Inle Lake干涸的主因,由于湖区内不是所有村民都生活富裕,渔民家庭单靠渔获的话,每月收入约150美元,因此并非所有人都能够负担电力等能源,煮食、烧水等只能依靠传统的方法上岸破柴,也导致大量树木被砍伐,泥土失去树根抓紧,湖岸周围亦开始水土流失,泥土流入令湖水面积减少,旱季时水份便更容易蒸发。然而当地居民又不得不这样做,原来只有一个,就是“穷”,只能继续靠这种方式生存。从这个角度看,和谐的画面已被划破,有人类的地址,就是大自然的灾祸。
沿湖区的河道又走远一点,距离Inle Lake 40公里的Kakku Pagodas(卡古塔林),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07年,曾拥有多达7623座佛塔,但这个曾经辉煌的建筑群从此隐没在丛林之中,直至800年前Alaungsithu王的蒲甘时代方因为附近村民的意外发现,才令这个地方重见天日,几百年至今一直修建新的佛塔;然而来到近代,由于缅甸政局相对不稳,Kakku Pagodas地域作为掸邦( Shan State)的掸族武装游击队的圣地,一直都属于不对外开放的灰色地带,如果在十多年前来到这里而没有当地人陪同,是真的会被捉拿处决!现在则只需在进入Kakku Pagodas范围时按当值掸族人员的心情支付参观费用即可;然而经历过多年的战乱,现存的佛塔只剩2400座左右,而且日久失修,很多几百年历史的佛塔亦无人看管,随时明年再来经已倒塌。无论大自然还是各种历史文化,对它们做成最大破坏的,从来都是人类本身。
幸运的是,Inle Lake湖区内不论茵达族还是掸族,最起码他们的传统与地方尚在,纵物是人非,尚可游览当中跟子孙细诉先辈时代的风雨,保守住各自文化的根;反观香港社会,很多人拿著“发展”与“融合”这些道貌岸然的理由,多少强加的政策,无视对传统的摧毁,来日我们还可剩下多少回忆予下一代?
《点滴善行在缅甸》
日期:2017年12月22-31日
团费:港币$18,000(最后缴交日期:2017年11月3日)
最低筹款额:港币$6,500(最后缴交日期:2017年12月15日)
名额:30人(若超过30人,将列作后备)
截止报名日期:2017年11月3日
详情网站:https://adropoflife.org/tw/charity-tours/2017-myanm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