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th Haring竟是80年代数码艺术先驱 创作起源于一场生日会?
【Keith Haring/ Pop Art/ 数码艺术】相信大家对于Keith Haring这位著名的Pop Art艺术家早有认识,即使是活跃于80年代,但现时仍然能不时见到他的作品,因为其作品风格简单易明,辨识度高,将图形化为符号,对于任何人都是共通语言,得以广泛被应用及流传。
不过除了街头艺术家、Pop Art艺术家这些身份之外,原来他竟然也是早期的数码艺术家,于即将举行的一场拍卖中,其数码创作事隔多年终于以NFT形式面世。
事源于80年代,John Lennon的儿子Sean 9岁生日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生日会,因为到场的亲朋好友粒粒皆星,包括有Keith Haring、Andy Warhol、Kenny Scharf这些名动一时的艺术家之外,还有苹果教主Steve Jobs,教主当时带来了最新设计的麦金塔电脑(Macintosh)到场展示,即是现在Mac机,本来Sean正满怀期待地试用新电脑,怎料Andy Warhol马上就霸占了电脑前的位置,并且打开了绘图软件画起来,随后展示于Keith Haring看,自此之后展开了这两位艺术家的数码艺术创作新尝试,二人可谓是这个界别的先驱。
在生日会之后,Keith Haring的一位心理学家朋友Timothy Leary入手了十部Amiga电脑,并且将之赠予不同的艺术家,Andy Warhol及Keith Haring各得一部,前者用这部电脑创作的作品,包括著名的玛丽莲梦露和金宝汤系列,已曾于2021年佳士得拍卖会上以NFT形式拍出380万美元。至于Keith Haring于同时期亦创作了一系列的数码作品,现时看来与他的一贯创作完全无违和感,才发现原来他的创作风格是非常适合数码形式的。
Keith Haring擅长运用符号作为他的创作语言,符号是最简化的形式,以最少的线条来呈现事物,任何人都可以无隔膜地去理解,也呼应著“art is for everybody”的主张。于1986年的日记上,Keith Haring纪录了他对于数码创作的看法:他的画作非常适合这种形式,因为其线条画面很接近电脑生成像素的概念,他亦觉得这一个领域有著无限的可能。早在80年代他已经看到未来的趋势,走在时代的前沿,虽然当时电脑甚至仍未普及。直到现时相隔近40年,期间电脑是不被传统艺术界所接受的工具,好比他最初的街头涂鸦,同样地是不被接受的表达方式,由墙壁到电脑,予他而言无大分别。
来到Web 3.0年代,数码形式反而成为了主流,任何人都可以用电脑创作,可以在线上看艺术品,创作和欣赏不再局限于画布或画廊,这些前人大师的理念和精神,亦继续在不同的平台上传播著。是次由佳士得举行的“Keith Haring: Pixel Pioneer”线上拍卖将于9月12日至20日举行,所有的收益将捐献予Keith Haring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