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书展2021︱樊锦诗倡“数字敦煌” 扎根大漠半生的国宝守护人
江南水乡长大的樊锦诗,在敦煌坚守了五十余年。她好似陪伴依偎在鸣沙山旁、波澜不惊的月牙泉。风吹日晒皆不改澄澈,映照出敦煌的壮丽身姿与不朽风华。
樊锦诗与敦煌结缘的开始,其实是无心插柳。
文:文雅︱原题:此心归处是敦煌
1962年,从小向往莫高窟的她如愿被选中赴敦煌参加实习。在此之前,她只在教材和书本中了解过敦煌,到了才知道,那儿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都算得上艰苦,在江南水乡长大的她因为水土不服生病了,只能提前结束实习返回。没想到一年后毕业分配时,樊锦诗再次被分配到了敦煌。父亲因为舍不得女儿离家受苦,特意写了一封求情信让她转交给系里,但樊锦诗在深思熟虑后,觉得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毅然再次奔赴敦煌。而在敦煌待得愈久,樊锦诗对敦煌的感情也愈深。因为坚守在敦煌,樊锦诗长期与丈夫彭金章和孩子分隔两地,但丈夫理解她的抱负,懂得她对敦煌的牵挂和责任。在敦煌研究院的支持下,彭金章放弃了武汉大学的研究工作,调来敦煌与妻子团聚。
樊锦诗说过,敦煌像是她的宿命。这些年她不是没有想过离开,但却怎么也走不了。艰苦的环境没有吓退她,与家人的分离没有动摇她,因为她早已经将守护敦煌当成了自己的使命。
樊锦诗小档案:1938年出生于北平,1963年自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后,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五十余年,长期从事石窟保护与管理、石窟考古方面的研究,被誉为“敦煌女儿”。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9年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2020年被评选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樊锦诗是文物有效保护的科学探索者和实践者,她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探索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和方法,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了重大贡献。樊锦诗深知,不能因为旅游而让洞窟遭到破坏,亦不能为了保护洞窟而拒绝游客,应该在保护和旅游两者间取得平衡。上个世纪80年代,樊锦诗提出了“数字敦煌”这个极有远见的构想。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十多年的科技研发,“数字敦煌”资源库在2016年正式上线,全球观众可在线欣赏30个经典洞窑的高清图像,全景漫游这座人类文明宝库。
季羡林曾在2000年敦煌百年庆典上,称赞樊锦诗“功德无量”;2019年,樊锦诗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2020年,樊锦诗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这些都是樊锦诗应得的褒奖和赞誉,是对她数十年守护敦煌的肯定。但就像艰苦岁月不曾动摇她的信念,荣誉亦不会。戴上耀眼光环的知名学者,与多年前那个抛下一切远赴大漠投身敦煌考古事业的年轻北大毕业生一样,怀揣著的那颗赤子之心,永远为敦煌而跳动。
讲题|我心归处是敦煌
日期|7月17日(星期六)
时间|16:30 - 18:00
嘉宾讲者|樊锦诗、顾春芳 (live-feed)
主持|吴建芳
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会议室S224-225
2019年,北京大学艺术系顾春芳教授为樊锦诗撰写的传记《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在内地出版,受到许多向往和关心敦煌石窟的读者的喜爱。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在2020年5月出版了繁体版本。樊锦诗在自述中讲述了自己与敦煌割舍不断的缘份,介绍了博大精深的敦煌石窟和艺术,还细数了一代又一代研究人员为守护敦煌石窟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全书娓娓道来,带领读者了解深邃厚重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读者亦能透过真挚细腻的文字,看到背后讲述者樊锦诗对敦煌石窟的热爱和虔诚。
苏轼曾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而让樊锦诗心安的地方,无疑就是敦煌。生于北京、长于上海的樊锦诗,义无反顾地投身大漠黄沙,将毕生心血都倾注于敦煌,被称为“敦煌女儿”。就像感动中国授予她的颁奖词——“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转载自2021年香港书展特刊。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阅读世界:世界阅读日专辑】
【虚拟书室:上网打书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