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公司用人以新带旧 主管如何助人自助|乜都有哲学|连载之五

撰文: 吴文芳
出版:更新:

“经验丰富”似是一个令人十分佩服而响亮的赞许。听到这点,我大部份时间都会眉头一皱,不敢反对亦不敢同意下默默无言。因为我的内心在想,这是人性 —— 一个人存在了一个习惯,习惯利用以前的经验去判断任何放在眼前的事,不论是新的、旧的、不新不旧的。“我嘅经验话我知呢旧嘢系唔扎实嘅,啲人系唔会咁做嘅!”“之前我用过咁嘅方法,个市场都唔知几受落!”这些都是不太谦虚的讲法。

第二次讲经验 | 文:吴文芳

比较谦虚的人会借助其他成功的例子,讲出新概念是如何的不实际,如何的虚无缥缈。有80%的人类是群体喜好的粉丝,他们是“Seeing is Believing”,丰富的想像力是不可靠的!要他们面对“没有依据”、“参考”是很困难的。

【延伸阅读:广告定律就是没有定律|吴文芳】

我出任创意总监的时候就遇上一个难题,当时的同事,每一个的经验和工作年资都比我多很多,在我当时的老板Grace 擢升了我后,我就成了大家的上司。这是否由一个经验不足的人去领导一群经验丰富的手下呢?情况的确是如此,邱吉尔说得准确:“有危就有机”。第一,因为我是个“初生的”创意总监,我就要更虚心去将无经验变成一些心得,不会一开始就刚愎自用;第二,虚心分析所有人的经验,知己知彼;第三,以助人为快乐之本,帮助手下成功,就是我自己的成功。三点加起来就是我还没有的新经验。

有一年,香港人开始注重美白护肤,交稿后,客户告诉我们:“不是你们的创意不好,只是你们公司没有美容化妆品的经验”。我当埸告诉他们,当年我们做了多年香港地铁的广告,之前哪里有做过香港地铁广告的人呢?

(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延伸阅读:撰稿员与乞丐的故事|吴文芳】

第五集受访嘉宾:香港著名设计师刘小康|刘小康于80年代投身设计行业,其后与另一香港殿堂级设计师靳埭强先生成立设计公司。刘于1997年以设计师身份获得香港艺术家年奖及入选“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及后为一蒸馏水公司设计的水樽包装更堪称为设计界的经典。

香港电台第一台节目《乜都有哲学》,现逢周六晚上10时20分播出。节目由导演兼广告人吴文芳主持,资深广告人纪文凤担任嘉宾主持,透过来自不同行业的人物专访、生活小故事,以及浅谈广告构思与创作,让听众重新发现香港人独有的生活态度与哲学。

吴文芳(Willde Ng)|前导演、前广告人,近期热衷写作。出生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县,1979年加拿大留学回港,三年后加入香港智威汤逊(JWT)担任美术创作总监,并于1989年晋升执行创意总监,是当时首位华人出任国际4A广告公司此类职务,任内协助JWT连续四年获选“年度最佳创意代理商”及两次摘得香港4A“金帆广告大奖”。1992年,吴文芳离开JWT,创立“另一影厂”,成为一位知名的广告导演。影厂更两度荣获香港4A“金帆广告大奖”。2006年,吴文芳创立 thinkingwithoutthinking limited(不假思索有限公司),一间以人为本的企业传播咨询公司,为多个项目整理思维、制定策略并实施计划。曾为香港2007年特首候选人曾荫权提供连任竞选策略咨询,提出口号“我会做好呢份工!”,令其民望大幅提升24个百分点。吴文芳于2011年9月荣膺《Campaign》杂志(亚太版)“25年来塑造亚洲创意行业的九位传奇人物”之一,表彰其卓尔不群的创意才华。因早年周游列国拍摄电视广告,吴文芳热衷旅行与品味异国文化。 2012年起自创独具一格的“40小时”概念品牌,计划以旅行专栏、旅游书、电视节目、社交媒体、实体店等,全方位推广旅行文化。现于中环开设一人图书馆,希望启发年轻人在书本中找到生活的自由。

香港电台《乜都有哲学》刘小康(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