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大阪世博八大必看外国馆!美国馆月球岩石、意大利馆名画真迹

撰文: 梁嘉欣
出版:更新:

【大阪世博2025】世界博览会本周日(4月13日)在大阪市人工岛“梦洲”正式开放,会期达半年,将于10月结束。这是日本继1970年大阪、2005年爱知世博后,第三度主办此世博会,以“生命闪耀未来社会的设计”为主题,汇聚来自158个国家和地区参与。

大阪世博的巨型建筑物“大屋顶环”(The Grand Ring)。(expo2025.or.jp)

除了最引人瞩目的“大屋顶环”,各国带来展馆也各具特色,以下我们将为你盘点八大必看展馆,领略各国建筑理念与内部展览看点。

意大利馆展出达文西、卡拉瓦乔真迹

大阪世博意大利馆(italyexpo2025osaka/IG)

以展品豪华程度来说,意大利馆必然要纳入本届世博游览名单!放眼一看,意大利馆建筑充满古典特色,融合剧场、拱廊、广场与意大利花园等元素,由建筑师马利奥·丘西内拉(Mario Cucinella)设计,以“艺术再生生命”(Art Regenerates Life)为主题,将文艺复兴时期理想城市以现代手法重新诠释。

卡拉瓦乔名作《基督埋葬》(The Deposition of Christ)(梵蒂冈博物馆)

其中,梵蒂冈分馆将展出卡拉瓦乔名作《基督埋葬》(The Deposition of Christ),此作品以深刻宗教情感与精湛绘画技巧,传达“美带来希望”主题。画作置于离地面仅30公分高度,让观者能以平视角度欣赏,感受震撼。

此外,意大利馆还将展出达文西《大西洋古抄本》(The Atlantic Codex)手稿,这4页手稿由米兰安布罗图书馆出借,包含飞行器齿轮设计、建筑透视图解;法尔内塞阿特拉斯(Farnese Atlas)雕塑是首次到日本展出,展示擎天神阿特拉斯肩扛刻有星座宇宙石球,象征人类对知识永恒追求。雕塑旁设AR装置,扫描可对比古代天文学与现代星图差异。

Jago装置艺术《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Italy at Expo 2025 Osaka官网)

Jago装置艺术《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则将科学知识与艺术技巧相结合,30颗陶瓷心脏悬吊成环形,以液态陶瓷模拟心跳波形,地面投影将脉搏转译为音频,象征生命持续与无限。

珍贵月球岩石样本再次亮相美国馆

大阪世博美国馆(USA Pavilion官网)

最近Katy Perry上太空新闻在社交媒体疯传,对太空有兴趣读者,便不能错过本次大阪世博美国展馆。美国馆由两座三角形木造建筑与一座悬浮立方体组成,外墙上LED萤幕播放著美国标志性影像与地标,吸引游客驻足。

大阪世博美国馆(USA Pavilion官网)

展馆内部设有五大沉浸式展区,分别以连接(Connecting)、创新(Innovation)、旅行(Travel)、太空(Space)和发射(Launch)为主题,引导参观者从新视角思考未来可能性。最令人期待的是“太空”(Space)展区,游客将在此看到珍贵月球岩石样本。这块月岩在1970年大阪世博会上展出过,这次再次在大阪亮相,象征美国对日美太空合作重视。

大阪世博美国馆(USA Pavilion官网)

立方体内“发射”展区同样重要,透过沉浸式视觉效果、环绕音效与电影灯光,重现NASA火箭发射刺激场景,让参观者仿佛亲身登上火箭,飞向宇宙,并展出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壮丽影像。

中国馆带来月球土壤样本

(微博@世博会中国馆)

说到太空,中国馆亦有太空相关展品。中国馆以“构建与自然共存社区——绿色发展未来社会”为主题,外墙以竹简为造型,镌刻119句汉字诗词名篇,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融合。馆内以“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三大篇章为叙事主线,展示中国在自然、环境保护与永续发展方面理念与实践。

最受瞩目展品是嫦娥五号、嫦娥六号带回月球土壤样本,这也是史上首次实现月球正面、背面土壤样本零距离对比展示。月壤展示区背景采用艺术家常沙娜临摹敦煌风格壁画,串联传统美学与太空科技。

隈研吾操刀卡塔尔展馆

隈研吾操刀卡塔尔展馆(大阪世博官网)

假若你对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设计有兴趣,必看由他操刀的卡塔尔展馆,本次展馆外观以白布覆盖木结构,灵感来源卡塔尔传统帆船造型。

展馆分为“海洋”与“陆地”两大区域,重现航向卡达时海天一色渐层景观。卡塔尔展馆外,本次世博葡萄牙展馆同样由隈研吾建筑所设计。

沙特阿拉伯展馆

大阪世博沙特阿拉伯展馆(Foster + Partners)

沙特阿拉伯展馆由英国知名建筑事务所Foster + Partners操刀设计,展馆灵感源自沙特阿拉伯传统村庄结构,引导参观者身历其境地探索沙特阿拉伯。展馆采用低碳材料建造,配备节能照明、雨水回收系统和太阳能发电技术,力求实现净零碳排放。

参观者穿越遍植沙特本土物种的庭园,沿狭巷步入核心展区“沙特之心”。白天,庭院提供宁静祥和休憩场所,供人静静沉思;到了夜晚,这里则摇身一变活动场地,举办超过700场活动,包括每日音乐和戏剧表演、电影放映、表演艺术和故事讲述等。

捷克馆展示梦幻玻璃工艺

大阪世博捷克馆(大阪世博官网)

如果看到精美螺旋状玻璃回廊外墙,那就来到这次世博捷克馆了。展馆外墙以波希米亚水晶镶嵌CLT木构回廊,光影折射如梦似幻,展现捷克在玻璃工艺、艺术与科技方面的创新。

威尼斯双年展作品《天空生长的树》(大阪世博捷克馆官网)

这次展馆会有威尼斯双年展作品《天空生长的树》(Trees Grow from the Sky),用透明水晶复制真实树干;回廊墙面则由艺术家Jakub Matuška绘制200米长卷,以漫画风格隐喻人类从日常琐碎迈向宇宙真理的追寻。而捷克艺术大师慕夏未竟之作《三时代》则变成多媒体装置,邀请观众反思创造力如何推动文明。

波兰馆致敬萧邦

大阪世博波兰馆(大阪世博官网)

说到波兰,你会想起什么?不少人的答案可能都是名作曲家萧邦,这也是本次世博会博览馆重点主题之一。波兰馆以波浪形木构外观设计,象征人民创造力流动,展馆中央舞台将每日演奏肖邦钢琴曲,而动画《永恒萧邦》”(Timeless Chopin)则以油画逐帧呈现音乐家生涯,讲述萧邦音乐如何影响当代,拍摄场景含其出生地热拉佐瓦沃拉故居。

波兰馆以“创造性基因”(Creative DNA)为主题,馆内设有多个互动式装置,例如“七种草药”(Seven Herbs)介绍波兰草药传统,观众可于动画调配虚拟草药;“最波兰风景”(The Most Polish Landscape)利用人工智能生成波兰风景图像,呈现从森林到湿地生态多样性。“灵气”(Aura)则以数位控制,用木石等自然材质发声,结合投影演绎波兰民谣。

巴林展馆如航海帆船

大阪世博巴林展馆(Lina Ghotmeh)

巴林,阿拉伯语意为“两个海”,既是环抱岛屿波斯湾咸水,亦是沙漠下涌动淡水泉,最近有留意F1赛车的读者可能对其有所耳闻。

展馆形似木制帆船,建筑师Lina Ghotmeh灵感源自巴林传统多帆船(Dhow),设计借鉴日本木工技术,突出巴林与日本之间文化联系,并致敬该国海洋传统。展馆结构融合传统造船技术,外覆铝质层,采用被动冷却技术,易于拆卸和回收,符合环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