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倒闭IG凋零?罗马尼亚CG艺术家“无社交网络”假想未来

撰文: 黄正轩
出版:更新:

先稍为老土地引用狄更斯《双城记》一句:“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资讯爆炸廿一世纪,云端服务空前发达。互联网基建设备先进地区,人们生活离不开社交网络、通讯程式等方便快捷的互动媒体。“无咗Wifi会死”这形容恐怕不算夸张。
这些科技深深影响我们的交际文化、待人接物方式、礼仪,甚至经济产业模式。然而它们真是推动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动力吗?
罗马尼亚数码立体艺术家Andrei Lacatusu大胆地在电绘新作《社会瓦解》(Social Decay)描画一个Facebook倒闭、IG凋零、Twitter清盘、Google冧档的假想未来。
一幅幅科网巨擘的“残爆”招牌图画,破烂荒废质感像真度之高不禁使人浮想联翩:无孔不入的社交网络消失,是否也代表现实社会亦随之崩溃瓦解?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好,仰或变坏?
图片:Andrei Lacatusu

《社会瓦解》(Social Decay),Andrei Lacatusu自不同科网巨擘的废置招牌取出字母砌成,是几聪明的玩字方式。

免费搜寻器及云端服务,助人随时随地获取并有效率、有系统地整理大量知识。即时通讯超越地域距离限制,促进沟通交流、便利工商发展。社交平台用户分享生活点滴,自家制内容像Memes、二次创作百花齐放,让人尽情发挥创意、释放才情,给予商家开拓创新宣传渠道之机。网上商店林立,电子贸易渐有取代实体舖头之势,虚拟货币价格不断攀升,新的经济模式似乎正在萌芽。

世界已踏入Web 4.0时代,资讯大海的好处仿佛捞不完;然而光明面后必有阴暗面蠢蠢欲动、逐渐浮现,网上世界堪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提深网(Deep Web)构成之犯罪温床,表层网络的问题也数之不尽。

Instagram确像网民晒命放闪的剧场。Andrei Lacatusu为这个App画了个像倒闭戏院的生锈旧招牌,都几贴切。

首先,网络不如知识份子所赞颂般“民主”。科网巨擘及社交平台以大数据演算法监控用户行为调整资讯传播、删文及封锁用户打压言论自由、出卖私隐资料等行径已是公开秘密;同时讽刺地容许机械人假用户、专营失实内容的内容农场(Content Farm)及假新闻横行,散播愚昧反智。社交网络和智能手机不断鼓吹自拍打卡文化,不少网民“网瘾中毒”后性格变得自我中心,情绪浮躁不安,为了呃Like搏点击率而哗众取宠者大有人在。网媒著重图片和影像的传意方式,都令大众越来越缺乏耐性看长篇文字,“识字文盲”到处都系。

上司可于下班后仍使用即时通讯软件对员工发号施令,“有返工无放工”已是现代职场常态。“最后上线时间”、“已读”等系统设定成为伴侣亲人彼此监视的工具,间接加剧社会精神压力。Facebook和讨论区网民诸种看图作文风气、“正义魔人”衍生之公审文化激烈极端;集体欺凌,广告诈骗和发放恶意软件等恶行馨竹难书。

像油站招牌的求偶揾食App Tinder招牌,霓虹灯管早已失修。一众以貌取人的“痴男怨女”会肯回到现实,面对面真诚交心、了解对象乎?
一间人像士多的小舖头,Twitter灯箱招牌玻璃崩角、看来好耐无开过。

从较悲观负面角度审视,Web 4.0时代并无带来多少社会进步,反像为人类文明筑起更大监牢。甚么促进资讯流通和民主、思想及言论自由解放也属过度自High的说法;相反科技商纵容垃圾资讯充斥网络,覆盖有益资讯。网民喜欢留连网上寻求虚荣多过跟现实中的亲友共聚。反智、刻薄和伪善等劣根性似乎几代表到网民的集体性格:不是人云亦云地分享假新闻、因缺乏独立思考批判能力而跟车太贴撞车;就是围炉取暖、各走偏执极端。社会学家举出的“同温层效应”理论所言非虚,社交网络讽刺地促成了“反社交”而无助不同群体互相理解、公民社会发展。

身处如此衰世,人类倒像比前现代享有更少民主、自由、安全和私隐。不用等到人工智能叛变等科幻情节在现实发生,我们或已身受无限制网络行为恶果所害。以恐怖惊栗桥段反映高科技时弊的科幻剧《黑镜》(Black Mirror)长拍长有不无原因。比起反乌托邦(Dystopia)式警世预言,《黑镜》更像写实剧情片,因为故事描述的黑暗未来实际上离我们毫不遥远。

曾是设计师主要灵感来源的设计/美术分享网Pinterest,近年用户人数不断流失,也渐有凋零之势。
Google招牌甩咗后面个g字变成了Goole,即英国东约克郡城市古尔。

无师自通的CG艺术家Andrei Lacatusu来自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是Carioca Studio设计师。在《社会瓦解》中他利用Photoshop以及3D立体建模软件如Autodesk 3ds Max和V-Ray来为Facebook、Instagram、Twitter、Tinder、Pinterest和Google这些社交网络巨擘绘画一张张荒废、“超残”的招牌。

光线、色泽做得细致之余,招牌上的尘垢污渍、甩色、剥落和涂鸦划花等“惨状”的质感都非常写实,好像经历过经济大萧条或末日后,这些仿佛千秋万世的跨国科网巨企也终究倒下。感觉上超现实、“无可能发生”的未来,或者比我们想像中接近——正如十多年前,Myspace、Xanga、MSN和ICQ等平台工具对广大网民来讲都如同空气般存在,无人预料到他们在十年八年内相继息微。

+1

而事实上,近年出名打压右翼异见的Facebook,其社交网络龙头地位不保是迟早的事。00后年轻网民几乎只用IG及Snapchat,文青亦开始进驻以文字交流为主的新平台Medium,正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重复。美国FCC及联邦政府废除“互联网中立性”原则在即,网络服务供应商可为利润考虑而限制数据流通,富可敌国的科网企业注定受到一定冲击,Facebook同Google玩完又有几出奇?

也许Andrei Lacatusu的《社会瓦解》不只是呈现一个“无社交网络”世界会变成怎样,而是提出一个严肃问题:现实社交能否摆脱网上虚拟平台的形式来续存?我们或者不应再期特下一个爆红创新平台,而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放低手机擡返起头,面对面与人沟通,一齐修补网络有份做成的人际疏离社会问题。

石膏版,更有末日Fe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