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尾班车】听社区故事 向土瓜湾十三街街坊学手艺

撰文: 杨文娟
出版:更新:

不少文化艺术活动展期长达一个多月,往往令一众贵人事忙的文化艺术爱好者掉以轻心,自恃有心唔怕迟,结果在活动完结后,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而大叹可惜。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香港01》在此来个快速重温,提提你抓紧展览的尾巴,于本周末跳一场文化“最后探戈”。

香港是一个有趣的城市,除了一般游客去的景点外,还有一些真是地头虫才知道的社区好去处,例如土瓜湾的十三街。如果对土瓜湾不熟悉,难免不知道这里有十三条“一样样”的街道。将开幕的“你是十三街的传奇”,就是你认识这十三条街道的好机会。

8月至9月由各路社区营造者带领,一班参与“社区方法学!你是土瓜湾的传奇”的朋友发掘土瓜湾十三街收集街坊与店舖的故事,尝试开展迷你“社区库存”计划。成果将会于展览中展现,你会发现土瓜湾独有的斑驳色彩,士多墙上挂满乐器、工程公司里面摆满唱片、茶餐厅有VIP房,一个个在地的传奇打开你对社区的想像。同时,有不少社区特色的活动可参与,如于青春工艺举行的“闪学班:你是十三街的传奇”、“雄哥二胡班 ”,记者最期待的是“游街团”。

每年十月、十一月,微波国际新媒体艺术节总带来前卫的音乐和展览,今年的“UNCONFERENCE - Live Coding”就带来两位英国的电音音乐人,以Live-coding,使用字、符号、吉他、鼓、手势,非常物理的动态去创造声音。Shelly Knotts擅于制作现场编码及网络音乐表演项目以探讨即时演绎中的代码、数据和协作方式;Sean Cotterill则是现场编码人员、音乐家及艺术编程人员。他们会就大会题目连结个人创作或项目作演说以外,还会作实时演出及示范,以呈现创作及硏究的另一面相。

屡获殊荣的马来西亚油画家钟爱丽在香港首展《交织》,继续对人体形态的艺术探索。除了人体外在形态和动作,她的作品重于表达潜在的人类心灵和情感,这次展览两个系列作品续续这个方向,但愈走愈深,更关乎自我反醒。其中一系列通过两位女性人物,引人注目的面部表情、手势和姿态,细致表达个人的内心思想和感情挣扎,矛盾与自信的对立情感表现了人面对困境的状态。另一系列以描绘一位女性为主题,人物感觉自由和充满活力,动作有力,但“盲目”的形像却使人意识到人沉醉在自己的想法和幻想之中,忽视了自己身处的世界,让人从不同状态观照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