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赏月长知识】月球博物馆巡回世界 各地月亮文化大不同
“千里共婵娟”,苏轼的词不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且也说得上是事实描述——这世上的确只有一个月亮。英国艺术家Luke Jerram最近把他的“月球博物馆”(Museum of the Moon)带到了香港,作为世界巡回展出的其中一站,这个装置之前已在意大利、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拉脱维亚等地展出,之后也会陆续到西班牙、斯洛伐克等地展出。
过去有一段时间,中国人喜欢用“外国的月亮比较大”来讽刺那些崇洋媚外的人。但科学告诉我们,因为纬度的不同,不同地方看到的月亮,大小的确有所不同。比起大小,更有意思的是,世界各地文化对于月亮也有不同的看法。Luke 制作“月球博物馆”,除了供大家观赏拍照,亦对各地的月亮文化作了研究,载于“月球博物馆”网页。
意大利的月亮能带给人好运
狄安娜(Diana)是罗马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亦是狩猎女神),由众神之王朱庇特(Jupiter,对应希腊神话的宙斯Zeus)和暗夜女神拉托娜(Latona,对应希腊神话的勒托Leto)所生,是太阳神阿波罗(Apollo)的孪生妹妹,相对应于希腊神话中的阿耳忒弥斯(Artemis,或译“阿提蜜丝”)。人类发现的第78颗小行星“月神星”,就以“Diana”命名。
“月球博物馆”曾在意大利特尔尼展出
德国纳粹军借着月光轰炸英国
二战时,作为英国一座重要的军备制造城市,高云地利(Coventry)不断遭到德军轰炸。其中最大规模的一次轰炸,是在1940年11月14日晚,当时月色美好,德军向高云地利发起代号“月光奏鸣曲”(Operation Moonlight Sonata)的空袭,派出接近500架空中轰炸机,投下500吨的炸弹和30000颗燃烧弹。这一首杀人的“奏鸣曲”持续了11个小时,高云地利人引以为傲的当地圣公会主教座堂圣米迦勒座堂(Cathedral Church of St. Michael)也被炸成了废墟,市民更是死伤无数。“月球博物馆”今年九月在重建的教堂中展出,便是为了纪念那一段历史。同期,“月球博物馆”也在高云地利一个泳池中展出,那是它第一次在英国的泳池中展出。该泳池除了举办游泳比赛,亦会有各种水上演出。
“月球博物馆”曾在英国高云地利、伦敦、布里斯托(Bristol)、伯明翰(Birmingham)、诺域治(Norwich)等地展出
在位处西欧的荷兰,同样有月亮上能看到人脸的传说,而在荷兰的传说里,那不是一个快乐的男人,他因为偷蔬菜而被人抓到;于欧洲东北部的拉脱维亚(Latvia),“Mēness”是拉脱维亚语里的“月亮”,在拉脱维亚文化里,月亮有帮助万物生长的能力,特别受到农夫的敬仰,当月亮作为“神”的时候,又可接受人类的祈祷。Luke向媒体透露,“月球博物馆”在拉脱维亚的河上展出时,因为观众太踊跃,有些还不小心跌进了河——他们应该没有好好向月亮神祈祷吧。
月球博物馆网站:my-moon.org
“月球博物馆”曾在荷兰恩斯赫德(Enschede)、泰尔斯海灵(Terschelling)、鹿特丹(Rotterdam),以及拉脱维亚首都里加(Riga)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