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命电影节”《BIG》映后分享会:让孩子拯救世界|何故专栏

撰文: 何故
出版:更新:

2024年9月1日,“爱生命电影节”2024至2025年度开幕电影《BIG》放映及映后分享会,圆满结束!

好荣幸可以担任这次映后分享会的主持,两位来自台湾的星级嘉宾,分别是《BIG》的编剧导演魏德圣,以及凭《BIG》勇夺今年台北电影节最佳新人奖的年轻演员郑又菲(菲菲),他们都身穿《BIG》的T-Shirt出席活动,菲菲更带同电影里的好伙伴──红毛猩猩玩偶“帅妞”。

图片来源:笔者

《BIG》描述六个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结构和背景的家庭,因为孩子患病而搬到同一间儿童癌症病房,从彼此冲突到最后相互扶持的温馨故事,电影打破大众对于儿童癌症病房严肃的刻板印象,结合精彩有趣的动画,带领观众重新感受生命的美好,非常配合“爱生命电影节”的主题。

根据网上资料,《BIG》是魏导演是受到多年前参与电视纪录片中访谈了一位已截肢康复的患癌儿童所启发,问他为什么会对这个题材有兴趣,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拍这个充满正能量的故事,他说“原本在2020年,要开拍‘台湾三部曲’,那时候已经筹备了好久,所有工作人员都已经到齐了,准备要开拍了,然后就是全世界的疫情大爆发,我们不得不停拍,改为动画制作,其实那个时候我的负能量很大,就像有点快想不开的感觉,所以我想转移一下注意力,就想起了这个放在心里面的故事,就把它写出来,而在写的过程里面,边写、边笑、边哭,在剧本完成后,虽然事情未有解决,但心情变好了,就好像,整个世界,战争的威胁还在,大人们的生活压力还在,孩子们的学业压力还在,我想能不能可以透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展现最大的生命力,来救赎所有存在压力的各位。你们看完电影后,就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运,每天面对生活的困境就好了,不用像电影里的孩子面对能不能有明天的压力,就是这样子,所以我想拍出来。”也许就是这个原因,电影在facebook的官方fanpage名为“BIG - 让孩子拯救世界!”。

图片来源:笔者

菲菲在《BIG》里饰演乐观积极的患癌儿童源源,我问她知道需要变成跟我一样的发型(光头)应该有很大的压力吧!在全场大笑后,她轻松地回应曾经拒绝了魏导演很多次,然后魏导演找了她到他的办公室,跟她讲这个电影的故事,“我听到哭,因为我觉得很感动,他还跟我说‘妳不是在拍电影,妳是在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可以帮助生病的小朋友,让他们勇敢面对’,所以我就答应导演跟他拍这部电影。”我继续问菲菲在拍摄时秀长的真头发留了多久?她回答“九年。”全场随即哄动,魏导演补充菲菲拍摄《BIG》时正是九岁,“所以就是出生一直留的(头发)”,全场一起为菲菲鼓掌。

图片来源:笔者

魏导演是虔诚的基督徒,从小在教会长大,过往的作品中,都有很多关于基督教的内容,这次《BIG》里其中一个患病儿童的父亲更是牧师,但他也加了其他台湾的传统信仰,问他为什么会有这个crossover,他说“信仰的东西,有意无意地,都会记录在电影里,但我不想让观众觉得讨厌,让观众觉得不舒服,好像你要传教的那种感觉。”他之所以将不同的宗教元素放在《BIG》里,原来“我那时候看了很多报导,多了一些资料,在危症病房里面,大人,那些爸爸妈妈,是最脆弱的,因为他们只能陪伴,没有办法做医疗的行为,也没有办法代替孩子去忍受那些疼痛,在这样的病房里面,没有信仰的都会变成有信仰,有信仰的就会变成多种信仰都无关系,只要谁可以帮助我的孩子我就相信谁,就是那种只是孩子能够好好生存下去,爸爸妈妈怎么牺牲都没关系,所以我就把这个情况拍出来。”难怪《BIG》是如此令人感动。

《BIG》 剧照

拍摄电影最怕遇到两样东西:小孩和动物,都是《BIG》的主要元素,问魏导演为什么要这么辛苦?他竟然回应“很有趣啊!我觉得蛮好玩!”然后他详细解释:“这次不是一个,而是一大群小朋友,还有很多背景演员,都有小朋友参与,一开始是害怕,但跟他们相处以后,反而觉得小朋友更容易被说服,对他们好一点,将他们当是‘朋友’,而不是‘小朋友’,对他们是‘同事’看待,他们也会尊重他自己,也不会耍赖(蛮横不讲理)。”

问菲菲在片场的待遇如何的好,她说:“因为我们这部电影有很多小朋友,所以特别为我们安排了午睡时间,大概有一小时,让我们休息⋯⋯”这个安排,令菲菲觉得片场有“家里的感觉”,也许正是这个方法,让一众小演员演得更自然、更投入。

《BIG》 郑又菲(图片来源:两岸电影展)

映后分享会前,身为主持,把握机会将亲笔签名的《回忆中的香港味道》卷一赠订版送给他们,总算是尽了地主之谊,以文字跟他们分享“香港味道”。

很开心,魏导演和菲菲都听得懂我的国语,实在太令人感动了!更开心是精通四种语言的靓女司仪Lilian Sze施可莹仗义相助,和全场观众,一起渡过了充满正能量的星期日下午。

《BIG》于9月19日在香港正式上映,在此向大家诚意推介!温馨提示,《BIG》不是一般的催泪,建议大家最少带两包纸巾入场,一包自用,一包借给旁边的观众。

(专栏“何故火锅馆”每月刊出,标题由编辑撰写。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作者简介︱何故,内向、忧郁而文静的作家,已推出超过 20 本小说。从电影和打边炉领悟人生道理。

更多电影评论文章,可参看作者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