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城市】百年台北总统府变身青年旅馆! 邀揹包客免费入住

撰文: 外部来稿(国际)
出版:更新:

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与重庆南路交叉口,一处戒备森严的古迹坐落于此,红砖白墙、独特建造风格吸引众多观光客驻足打卡。这座于1919年日治时期落成的台湾总督府,后来改名“介寿馆”,如今依旧是台湾的政治中心——总统府。经过风雨飘摇的100年,它无数次见证了这块土地的巨大变迁。自台湾戒严以降,台北总统府逐渐开放建筑空间,褪下威权色彩。然而不少旅客还是要选在特定日子、提前预约并通过周身安检措施,方能踏入一窥究竟。不过,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来了,总统府与台湾观光局等机构合作举办“来去总统府住一晚”活动,积淀百年历史的台北总统府摇身变作青年旅馆,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20组揹包客免费入住体验,借此打造独具人情味的城市印象,以期提振台湾观光产业。

台北总统府的红砖,很多都是当年建造时由日本运送来台。图为总统府建筑外观:拱廊(总统府网站)
+11
第五任台湾总督佐久间左马太。(资料图片)

数度易名 曾遭美军轰炸

甲午战争尾声,在台政权大致稳固的日本政府仅设置临时总督府,直至第五任台湾总督佐久间左马太计划兴建永久厅舍。“总督府”于1912年6月1日正式开工,1919年3月告竣。

这座当时全台湾最高的建筑物一直是日本统治的重要象征,因此在二战期间,总督府成为美军轰炸台湾的主要目标物之一。虽然日方将总督府百般伪装及防范,最后还是在1945年战争末期的台北大空袭遭到美军击中,导致正面部分结构被炸毁。

二战后,中华民国接收台湾,随后开始修复此建筑,直至1948年底完工并更名为“介寿馆”。随着1949年国府迁台,12月9日行政院会议决议,总统府及行政院设址于介寿馆办公。及至2006年,介寿馆正式更名为“总统府”。

虽经整修,台北总统府建筑仍保持后文艺复兴式的庄严和简洁。建筑分为5层楼,主体平面呈现倒“日”字型。整幢建筑物中充满廊柱、山墙、拱廊及圆拱窗,堪称日治时期台湾的代表性建筑。府中有南、北两个庭园,南、北苑各以中华民国国徽及梅花作设计。

“来去总统府住一晚”宣传短片发布记者会28日在总统府举行。(中央社)
+10
台北总统府常设展“府—POWER TO THE PEOPLE。我们的时代,人民的总统府”。(ETtoday)

变身展览馆 融入艺文色彩

1995年,台北总统府(介寿馆)建筑首次开放参观。2008年12月,府内一楼推出常设展“从总督府到总统府”,细诉总统府建筑物的历史,以及总督、总统在此带动的历史演变,亦呈现台湾在民间经贸活动、宗教信仰、文化传承、民主发展等方面所展现“市民社会”的活力。

2016年,府内一楼推出常设展“府—POWER TO THE PEOPLE。我们的时代,人民的总统府”,由建筑本体出发,勾勒出时代更迭下的变与不变,并阐述人民精神、民主和庶民文化,让观者感受在地想像与实作的生命交织。

2019年,推出“总统府建筑百年特展”,并首次于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举行音乐会。

亲身入住 与总统府零距离

今年适逢台北总统府建筑落成百年纪念,为进行国际宣传,总统府、中华文化总会与台湾观光局举办“来去总统府住一晚”活动。官方宣传指,这是全球首创性地开放总统府提供一般揹包客申请入住,希望透过观光,增加台湾的国际能见度。

总统府指出,欢迎全世界不限国籍,对台湾有兴趣的朋友参与此次活动,近距离体验总统府,包含在总统府次级建筑住宿一晚及VIP级个性化订制行程等。详细入住申请办法预计将于8月公布,欢迎世界各国旅客报名,将针对报名旅客提出的计划进行评选,目前规划录取20组国际旅客,每周安排1组旅客入住1晚。

府方指,台北总统府主体建筑为办公空间,不具备实际住宿需求,但府区内次级建筑本就有备勤盥洗功能,将加以规划呈现台湾特色风格,成为未来国际旅客的住宿房间。

至于评选机制,若报名的旅客使用Facebook、YouTube等工具,有助于宣传台湾观光,例如温泉、美食等,都有利于获选。此外,入住旅客除了既有的遴选机制外,亦须符合府区的安全规划,将配合国安要求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