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云冈石窟「第一伟窟」重开 伎乐雕刻代表「音乐窟」亦开放

撰文: 盛昀
出版:更新:

《央视新闻》消息,据云冈研究院,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完成保护工作,12月16日起正式恢复开放。据山西日报社“文博山西”公众号介绍,云冈石窟第6窟是云冈中期的代表洞窟,有“云冈第一伟窟”的美誉。

据《央视新闻》介绍,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武周山南麓,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它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存主要洞窟45个,造像59000余尊,代表了当时世界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

第6窟外景。(文博山西)
第6窟中心塔柱。(文博山西)

此次重开的云冈石窟第6窟是云冈中期的代表洞窟,形制为中心塔柱窟,中心塔柱高约14.4米,分为上下两层,直抵窟顶。洞窟整体设计,中轴贯穿,两侧对称;壁面规范整齐,龛像上下分层,是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设计最完整、内容最丰富、雕刻最精细的洞窟,也是保存状态最好的洞窟之一。

第6窟西壁上层群像。(文博山西)

第6窟自2023年11月28日封闭以来,开展了洞窟调查和日常养护工作,经过保养修缮,已达到预期保护效果,满足开放条件。

第12窟前室窟顶。(文博山西)
第12窟前室。(文博山西)

而云冈石窟第12窟四壁布满层层叠叠的飞天伎乐,集中展示了当时天竺以及中原地区的各种乐器,共有14种50件之多。它是云冈石窟伎乐雕刻的代表,是研究北魏音乐、舞蹈的殿堂,同时也是研究中外音乐史的最全面的实物资料,被称“音乐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