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技巧】身处噪音环境 更易产生灵感 几多分贝最Perfect?

撰文: 文耀伦
出版:更新:

专注至心无杂念的境界,是为“入定”。很多人觉得做事要专心,四周需绝对宁静才行,但最近有研究指,原来在“少少嘈”的环境下工作,表现可能比开启silent mode还更理想!

同事发出的声浪,往往是造成办公室噪音的一个源头。(视觉中国)

左边一班同事在细声讲大声笑,右边一班同事在庆祝生日高唱《Happy Birthday To Me》,在四周满是噪音的环境下工作,打工仔当然是难以专心整理思绪,但从另一角度想去,人们若处身在绝对宁静的环境里,又是否一定会有更好的工作表现呢?这个,曾去过自修室温习的人应该都明白吧:在只听到翻揭书本的声音,甚至可能静到有耳鸣的环境下,有时反会感到更不自在,更别说集中精神做事了。如此看来,宁静与专心的关系其实不是必然的。

最近一份在英国发表的研究报告就表示,人们在约70分贝的环境下工作,所能产生的创意灵感是比在极宁静及极嘈吵的环境下为佳。70分贝(报告称为“温和噪音”moderate-noise),即是与电视机调较至中等声浪,或是人们在咖啡室里交谈聊天所产生的声浪差不多,而报告亦强调,这种温和噪音是能够刺激脑袋产生更多抽象概念,从而激发创意思维,而过度嘈吵则会令人分心,影响脑袋处理这类讯息的能力。

研究人员藉结果所得,建议打工仔在需要思考时,与其将自己困在宁静的空间内“磨烂席”,倒不如到相对地嘈杂的地方走走,看看脑袋会否闪现出一些新的想法。

抽点时间去买杯咖啡,听听办公室外世界的声音,说不定有新灵感涌现呢!(日剧《彬与瑛》剧照)

噪音也有分类

如此又产生了一个疑问:什么是“温和噪音”?为什么70分贝的电视声会有利打工仔提升工作表现,但同事在身旁说三道四却会造成干扰?有另一研究声音与脑电波关系的研究就发现,部分“空白噪音”(white noise,指纯粹的声浪)并不会影响人们的思绪,然而“面对面交流”的声音却会造成干扰。

报告总结指,声音来源是决定它是纯粹声浪还是噪音的关键:如果声音是来自一套你不会收看的电视剧集,演员的呢喃可能会有助你投入工作;如果是来自细声讲大声笑的同事,由于内容很有可能与打工仔自己有关或是感兴趣的很难置身其外,所以思绪亦会较容易被打乱。

所以,若下次在工作上在进了死胡同,不妨试试落楼到街上走走,又或到咖啡店坐一会吧,灵感说不定会马上涌现出来!

(资料来源:Ladders)

除周围的声音外,其实不少打工仔都喜欢边听歌边工作(前提是老细唔会闹!),再看这篇文章,掌握3大拣歌黄金法则,就可以享受“自制background music”时又不影响工作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