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影像】由推车仔到开舖 彩园邨合桃伯伯:以前走鬼似上战场

撰文: 李慧筠 吴炜豪
出版:更新:

“以前打八号风,我一定推架车仔出去。”谭伯坐在旺角新糖水店中看着外头风大雨大,以前在上水卖合桃露的他正式告别食环与走鬼。“如果飞返上水,一定见到小贩着件风褛系天桥开档。食环唔开工,打工仔返屋企,系黄金机会嘛!”新店正试业,合桃奶露依旧绵滑,不过木头车已经拆毁。摄影:吴炜豪,撰文:李慧筠

谭伯的电话响了好几次,接通后他说:“我没在上水做了,在旺角开舖。来捧场来捧场。”又接另一个,提着话筒向我们示意,“是上水的熟客。”(吴炜豪摄)
十几年来他在上水彩园夜市推车仔摆档,卖合桃、杏仁奶露,见人好奇探望,就会勺一匙糖水给对方说:“试吓,好食先买。”(吴炜豪摄)
谭伯68岁,一副斯文样,原来年轻时很烂赌,婚后戒了。对他来说,赌可以戒,甜戒不了。(吴炜豪摄)
以前他自己砌木头车,两个糖水煲下面是锑煲,内里放入蚬壳再加水,水滚时蚬壳会发出声响,提示他熄火。(吴炜豪摄)
“以前舅父担个担挑走落广州大街卖糖水,前后两个石炭炉和瓦煲,绿豆沙、芝麻糊,我一见到就截住佢。”他笑得见牙唔见眼,“为食呀嘛,我真系好钟意食甜品㗎!”(吴炜豪摄)
他15岁开始做遍广州、海南岛和香港的酒楼,从杂工做到经理,管理整间酒楼。(吴炜豪摄)
后来年纪大了,酒楼宁请年轻人,他被淘汰,试过做保安,但自己性格坐不定——以前廿岁在酒楼对住搞事的烂仔,他拎住热水壶说“去后栏打架!”(吴炜豪摄)
任何情势都难不倒他,移民美国后几年,一家回港生活,他以前常看酒楼师傅做糖水,有些心得就在桥上第一个卖合桃奶露,卖了近十年,生意不错。(吴炜豪摄)
现在他把木头车拆了,不再被追赶,也不用冒风摆档,不过“开店会担心租金水电,店舖位置未必易揾,又做多咗甜品种类;以前钟意开就开,而家开店要有规矩。但以前推车出街,像上战场,而家入舖心情轻松好多。”(吴炜豪摄)
但合伙人打电话来唤他早点走,他急急执拾落闸,看着缓缓降落的铁闸他说,“现在起码自己做老板呀。人总想一级级地上吧……”便匆匆消失在风雨中。(吴炜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