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影像】负40度俄罗斯极地成长 驯鹿的真实生活

撰文: 徐尉晋
出版:更新:

在俄罗斯北极圈,距离莫斯科约2,000公里的涅涅茨自治区(Nenets Autonomous District)内,牧民饲养驯鹿已有数百年历史。鹿肉、鹿角及皮草,一直是当地牧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不过,由于政府发放给牧民的屠宰鹿肉补助,将于明年起削减,或会大幅影响牧民收入。每年冬季,当地气温会低至零下40°C低温。牧民把驯鹿放在露天的冻原上圈养,然后选择羸弱的驯鹿屠宰。他们表示,屠宰有助控制区内驯鹿的数量,维持冻原的生态环境。而且每送一公斤鹿肉送到屠房,农场便会得到当地政府约130卢布(约$2.08美元)的补助。由于自治区98%收入来源来自石油,随着油价下跌,售卖鹿肉的补助计划,将于明年起削减四成,严重影响牧民生计。路透社摄影师Sergei Karpukhin深入极地,用镜头纪录低驯鹿牧民的生活。摄影:Sergei Karpukhin/路透社撰文:徐尉晋

在俄国涅涅茨自治区(Nenets Autonomous District)内的Krasnoye地区,牧民于11月28日在饲养驯鹿的围栏中为鹿分类。在俄国北极圈中,饲养驯鹿已有数百年历史。(Sergei Karpukhin/路透社)
11月27日,牧民驾驶鹿车在横过涅涅茨自治区的冻原途中休息。当地牧民以贩卖鹿肉、皮草及鹿角维生。(Sergei Karpukhin/路透社)
涅涅茨自治区冻原上,一个牧民搭建的帐幕。牧民称,控制驯鹿有助维持冻原的生态环境。(Sergei Karpukhin/路透社)
牧民在日出之时,涅涅茨自治区冻原上,被当地人视为圣地的土地上。(Sergei Karpukhin/路透社)
牧民在涅涅茨自治区饲养驯鹿的围栏中为鹿分类。他们会挑选羸弱的驯鹿屠宰,当地牧民称他们每年宰杀的驯鹿数目都会不同,尽量把驯鹿数目维持在15,000至17,000只。(Sergei Karpukhin/路透社)
涅涅茨自治区饲养驯鹿围栏中的大批驯鹿。(Sergei Karpukhin/路透社)
一位牧民在工作时吸烟。牧民表示,今年会比往年屠宰多3000只驯鹿。(Sergei Karpukhin/路透社)
农场工人利用盐巴保存驯鹿的皮毛,这些皮毛会出口至芬兰等地。(Sergei Karpukhin/路透社)
农场工人正在屠宰驯鹿。农场每送一公斤鹿肉送到屠房,便会得到当地政府补助约130卢布(约$2.08美元)。不过,由于涅涅茨自治区98%收入来自石油,随着油价下跌,补助计划将于明年起大幅削减四成。(Sergei Karpukhin/路透社)
饲养驯鹿的牧民在营内进食。(Sergei Karpukhin/路透社)
在涅涅茨自治区,牧民在围栏中把鹿角割下。这些鹿角价值高昂,不少是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Sergei Karpukhin/路透社)
现场被割下的大量驯鹿鹿角。(Sergei Karpukhin/路透社)
牧民在涅涅茨自治区的冻原放养驯鹿,在冬季,当地气温会低至零下40°C。(Sergei Karpukhin/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