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条例】32岁男起警察底上载Telegram 被控不诚实取用电脑

撰文: 凌逸德
出版:更新:

由六月至今,警方透过主动调查及同事报告,共发现超过2,300名警务人员及其亲友的个人资料被不当公开。周日(22日)警方在红磡拘捕一名32岁姓陈男子,他被暂控一项“不诚实取用电脑”罪及一项“串谋披露未经资料使用者同意而取得的个人资料”罪,案件于今日提堂。据了解,涉案男子于红磡警署外拍摄停车场车牌号码,之后透过公司数据库获取该名警员家人的资料,其后于Telegram上发布资料。

周日(22日)警方在红磡拘捕一名32岁姓陈男子,经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人员深入调查后,发现该名被捕男子涉嫌于网上不当公开警务人员亲友的个人资料。该名男子于昨日(24日)已被暂控一项“不诚实取用电脑”罪及一项“串谋披露未经资料使用者同意而取得的个人资料”罪,案件已于今日(25日)上午在九龙城裁判法院提堂。

由六月至今,警方透过主动调查及同事报告,共发现超过2,300名警务人员及其亲友的个人资料被不当公开。(资料图片)

据了解,涉案男子9月22日于红磡警署外,拍摄停泊在警署停车场内的车牌,被警方拘捕。警方经调查后发现,他利用车牌号码起底,之后进入公司存放客户资料的数据库,获取其中一名警员家人的资料,之后再将有关资料发布到Telegram上一个披露大量警员个人资料群组。涉案男子现担保外出,担保条件包括需居于报称住址、不可离开香港、除工作外不可接触公司数据库。

警方称不当地公开警务人员及其亲友的个人资料,对警务人员及其家人造成滋扰。续指,互联网的世界不是一个无法可依的虚拟世界。根据香港现行的法例,大部分针对现实世界用来防止罪行的法例,均适用于互联网世界。

警方早前表示,由六月至今,透过主动调查及同事报告,共发现超过2,300名警务人员及其亲友的个人资料被不当公开。有人并在网上煽动他人进行违法活动,部分严重案件涉及刑事恐吓。他们利用有关个人资料对警务人员及其家人造成滋扰,更非法使用警务人员的个人资料在网上申请借贷或其他服务。

针对以上违法行为,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人员经深入调查后,展开多次拘捕行动。由七月二日至今,于全港多个地点共拘捕17男4女,年龄介乎16至40岁,涉嫌“有犯罪或不诚实意图而取用电脑”、“披露未经资料使用者同意而取得的个人资料”、“串谋披露未经资料使用者同意而取得的个人资料”、“刑事毁坏”、“威胁会摧毁或损坏财产”、“刑事恐吓”、“煽惑公众妨扰”、“串谋公众妨扰”、“煽惑谋杀”、“煽惑绑架”及“欺诈”等。行动仍在进行中,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警方多次重申,互联网的世界不是一个无法可依的虚拟世界。根据香港现行的法例,大部分针对现实世界用来防止罪行的法例,均适用于互联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