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被屈】警推守护咭两年社工指未普及 警:有指引予前线识别
本周二(2月27日)深水埗一名中二男学生,推跌易拉架却被指“偷嘢”遭警员押上警车,最后由家人带走。有立法会议员及市民批评警方在事件中对学生使用过度武力,男生的老师亦批警方将案件列作“傻人发现”实属不恰。涉事男生是资优生,但疑有特殊学习需要。
香港01翻查资料,警方前年推出“守护咭”以辅助前线辨别精神上无行为能力人士,并为2.8万名前线警员提供一日培训,认识相关人士特征。不过,华员会社工主任职系分会主席梁建雄指,业界极少人知悉“守护咭”等计划,认为成效不大。
警方回应指,警队十分重视保障精神上无行为能力人士的权利,在2016年推出包括“守护咭”、“合适成人通知书”,及协助前线人员识别精神上无行为能力人士的“行为指标”等一系列措施,确保该等人士受到尊重及获得公平对待。
2015年美林邨老翁误杀事件 警“拉错人”拘智障自闭症男
华员会社工梁建雄:有感警方推出“守护咭”计划古怪、为补镬
警:有提供培训予前线人员
警方回复香港01查询指,警队十分重视保障精神上无行为能力人士的权利,并会确保需要警方协助的该等人士受到尊重及获得公平对待。 警方一向采用多机构合作模式,就处理精神上无行为能力人士的相关措施和培训工作作出检视。发言人续称,2016年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可让精神上无行为能力人士随身携带的“守护咭”、协助识别精神上无行为能力人士的“行为指标”及“合适成人通知书”等。
“守护咭”能尽早通知其亲属
“守护咭”的概念是让有需要人士(或由其亲属)填写其医疗及沟通需要,以及紧急联络人的电话号码,以便在遇事时,执法人员能透过有关人士携带的“守护咭”,及早识别该等人士的特别需要,并能尽早通知其亲属提供协助。有需要人士可向各警署报案室、社会福利署各医务社会服务单位、综合家庭服务中心以及相关社福机构和家长组织索取。另外,警方于2016年推出一辑“处理精神上无行为能力人士”的培训日套件,以更广泛地向警队所有人员推广及加强相关意识和专业能力。
警了解男童身份后联络监护人
据了解,事发当日,巡警路经上址,首先目睹一名男童在街上跑过,尾随有一名妇女追上,声称有人“抢嘢”,巡警截停男童后,对方尖叫挣扎,警员要求增援,之后带男童到后梯一处了解事件,后来将他擡上警车。警员在调查期间,也有质问妇人,“抢嘢”之说是否属实。男童被带上警车后,情绪回复冷静,能说出监护人的联络。后来男童及妇人就事件和解。警员后来将男童送回家,由母亲于楼下接回。
有亚氏保加症征兆
梁建雄表示,根据男童的表现分析,他有可能是自闭症患者,有亚氏保加症的征兆。亚氏保加症人士对声音、光影等外来滋扰会特别敏感,会有极大的反应。梁建雄表示,理解到事件在闹市中发生,警员有压力尽快控制现场情况。但日后可留意,若一名稚龄学童,特别是穿校服的稚龄人士,对外界的动作有极敏感反应,可提高敏感度,了解疑人会否有可能是自闭症患者,是否仍需使用对待一般刑事案疑人的方法去控制场面。
对于外界对警方今次处理手法的质疑,警方发言人重申事件的版本指,深水埗分区人员于2月27日下午在深水埗汝州街与南昌街交界巡逻侨时,发现一名49岁女子在街上追逐一名15岁男童。警方追截二人调查,该名女子指男童曾折合其摆放于上址的易拉架。男童在现场情绪激动,人员于是将男童带上警车,并迅速联络其家人到场了解事件。报案人向警方表示不追究事件。男童家人亦表示男童毋需送院。警方即时协助该名男童及其家人回家。警方已向相关人员了解事件。
执法者不应单凭自己的判断
2015年大围美林邨误捕事件,引起社会对智障及自闭症人士关注。平等机会委员会于2016年11月,发表“执法人员与自闭症人士沟通指引”列明多项建议事项予执法者。当中,建议执法人员不应单凭自己的判断,去识别自闭症,而应联络当事人父母、监护人、照顾者或相关专业人士,以确认对方是否自闭症人士。
不能单从外表观察 必须对自闭症有认识
指引亦提及,自闭症是一种隐性障碍,不能单从外表观察。执法人员必须对自闭症有所认识,才能够取得准确的资料,并以具敏感度、专业及关怀的方式对待他们。
平等机会委员会公布“执法人员与自闭症人士沟通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