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两度批评 曾志豪被结束《明报》专栏:不用猜与邓炳强有无关

撰文: 何瑞芬
出版:更新:

政府本月曾两次发声明,指前港台节目《头条新闻》主持曾志豪在《明报》撰写的评论文章混淆视听,并深表遗憾。曾志豪今日(30日)在《明报》发表以“我的最后一篇《明报》稿”为题文章,开端即表明将结束专栏,又称“不用猜测与保安局长邓炳强的点名有无关系”,又提到有负责人告诉他“不用再写”,更指2022年新香港是一个“在网上发文、转载也会危害国家安全的年代”、“是一个问问题也是煽动仇恨的年代”。

文中亦回应过往政府相关声明,指“香港的高官很喜欢回应论坛版文章”,只在嘴巴上回应却“捉错用神”,如同上次保安局回应其“以科学让Google安心出行”文章一样。《香港01》正向《明报》查询事件。

《明报》负责人:不用再写

曾志豪今早亦在其Facebook放上文章连结,他在“我的最后一篇《明报》稿”中,提到有负责人告诉其不用再写,自己亦几乎连反问“为什么”都没有,形容是“虽不甘心,但却是非常和平的分手”。他亦在开端提到专栏停止原因:“不用猜测与保安局长邓炳强的点名有无关系,就像卢宠茂告诉你,香港突然取消疫苗通行证、社交距离等等措施,‘并非突然间作出的决定’,与北京无关,有人会相信吗?你高兴就好了。”

文中又提到,这是2022年新香港,“一个在网上发文、转载也会危害国家安全的年代”、“一个问问题也是煽动仇恨的年代”、“一个‘让你保释是人情,不让你保释是常情’的年代”、“一个请海外律师打官司也要劳烦人大释法的年代”,更称香港已失去许多,再失去一个专栏亦无需过问。

曾志豪结束在《明报》专栏。(资料图片)

曾志豪:只是忠实扮演旧香港评论人角色 不合理便质疑

曾志豪更在文中强调,并不觉自己有“多重要”、“文笔有多么尖锐”,称只是忠实扮演旧香港评论人的角色,“不懂就问,不合理便质疑”。他亦以内地开关为例,认为不能“一味‘多谢祖国关怀香港’”,应冷静反问为何在动态清零时不通关,在内地疫情高峰才通关等等。

文中更批评香港高官“喜欢回应论坛版文章,但可惜只是嘴巴上的回应,而且捉错用神”,又以保安局回应曾志豪“以科学让Google安心出行”文章为例,认为“回复我这么快没有意思,你们早点回应市民要求废除不合理的防疫政策更有帮助”。

希望2023年的香港,大家都尽量活得真诚真实,后会有期。
曾志豪《明报》评论文章末段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资料图片/夏家朗摄)

本月两次遭政府点名批评文章混淆视听

翻查资料,政府本月曾两次发声明谴责曾志豪在《明报》的评论文章。其中一则为本月2日刊登,题为“为甚么爱国学生也变‘黑暴’?”,论述新疆乌鲁木齐火灾触发内地多地示威事件,更指内地有完善国安制度,质疑内地学生为何会与香港学生一样“轻易被教唆”从而爆发大规模群众运动。

保安局当日下午发声明指文章作者将本港近日试图煽动针对中央的活动,与内地的“一些事情”刻意混为一谈,混淆视听,企图淡化在香港出现的不稳定征兆,令市民降低对被煽动参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警觉性,对此深表遗憾。

另外一则为本月16日在《明报》刊登,题为“以科学让Google安心出行”,文章提到港府在确诊数破万宗时取消取消“安心出行”的决策充满政治计算,却欠缺科学论证,并引申Google错误香港国歌事件,只一味要求Google更改搜寻结果而未想透过运作演算原理解决方法。

政府当晚发声明,指相关评论偏颇,混淆视听,批评作者借用其他例子,企图与是次国歌事件损害民族尊严的事件相提并论,“引喻失义,必须指正”。

去年中突被港台解雇目前人在台湾

曾志豪原为香港电台主持,曾主持《头条新闻》及《疯Show快活人》,去年6月突遭港台解雇,其拍档“贵花田”陈宝玲亦不获续约,港台解释指要配合节目变革。同年7月,曾志豪在其Facebook宣布已离开香港,前往台湾,他现时仍活跃于在YouTube频道进行直播评论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