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风波及疫情持续 港大:36%人同时有抑郁及创伤后压力症状

撰文: 李恩慈
出版:更新:

去年的反修例风波未平之际,新冠肺炎自今年初袭港,社会气氛沉重。香港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系,向过万名市民调查,受访市民中,分别有超过七成及四成受访者,有中至高度的创伤后压力症症状,以及抑郁症症状;36%更同时存在两种精神健康问题症状。24岁或以下年轻人,呈现征状情况更较25岁以上人士严重。
负责研究的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精神医学系系主任陈友凯表示,如外在压力已化解,市民的压力反应仍然持续一个月以上,完全无法抽离,便需寻求专业协助。

▼港大调查详细分析▼

+6

团队以网上问卷形式,于今年2月至7月期间,向超过1.1万名市民收集资料。调查发现,逾七成人呈现中至高度抑郁症状,而超过四成人有中至高度的创伤后压力症状;同时有36%受访者同时出现上述两种精神健康问题症状。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精神医学系系主任陈友凯表示,出现有关情况是警号,比较严重和难以处理。本港社会事件情况反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港人精神健康正受多元化事件挑战,各国过往的相关经验不多。不少人假设创伤只是一次性,创伤后压力犹如灾后回顾,不过本港目前未见灾后情况, 看不见完结点。

▼第三波爆发 政府延长限聚令、晚市禁堂食等措施▼

+8

疫情、社会事件及个人压力三重累积

陈友凯解释,一般人压力来源分为三方面,并会有累积影响,即每经历多一件事,便会增加病征。首先压力会与疫情有关,包括在高危环境工作、初期防疫物资不足、抗疫为生活带来不便等。不少人亦因疫情影响经济及行业发展,对前景感忧虑。

第二种压力来源则涉个人,如学业及事业不顺、感情问题等。陈友凯指,自去年的社会事件后,市民与家人或朋友不和的情况增加,他认为很可能与社会环境转变及政治立场有关。

第三类是社会事件带来的压力,当中最严重的情况是事主直接遭被攻击、遭受性暴力等,其次是被捕、被扣留、言论伤害,以至被武力驱散,或看见他人受袭。陈称,在事件经历越直接,创伤后压力及抑郁程度会越高。

年轻人征状更严重 著重身份认同、生命意义

调查亦发现,24岁或以下的年轻人,呈现抑郁及创伤后压力的征状,会较25岁以上的人严重。陈友凯解释,年轻人接触创伤性的社会事件较多,而且特别著重理想、身份认同、生命意义等概念,这一年来受重大挑战。

此外,年轻人的脑部正值发育时期,对精神健康的风险较大。他建议年青人好好掌握生活上可控制的事项,如朋友关系、学业、兴趣等,避免过于专注面向对不可控制的事件。

陈友凯表示,社会事件情况反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多元化事件挑战人口精神健康。

压力反应长期抑压 可演化成疾病

陈友凯续称,调查中55%受访者的症状是“压力反应”,如短暂失眠及失去胃口,他们可透过抽离事件纾缓情况,并非代表患病。惟疫情及社会事件造成的压力持续,市民长期受抑压,可能会演化成疾病。倘外在压力已经化解,市民身上出现的压力反应,仍然持续一个月以上,完全无法抽离,便需寻求专业协助。

需重建市民信心

他指出,政府及社福医疗界在精神健康方面的工作不容易,坦言社会事件令市民对政府信任大打折扣,受严重精神困扰的市民或曾参与社会运动或被捕,根本不敢求诊。他建议,政府及服务机构须令市民重建信心,长远地保障求诊者私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