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做工先创业? 浸大首推创业学位 冀助边缘挣扎青年

撰文: 洪琦琦
出版:更新:

近年潮流兴创业?贸发局最新一期有关创业的调查发现,新晋及计划创业的青年人比率,相较五年前的数字增长接近一倍。浸会大学商学院今年为首推创业学科,为有意创业的学子指点明灯。经三年寒窗苦读,学子以创业学士学位毕业,能否真在社会上建立一番事业?

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课程主任王益民博士指出,希望创业学科能为正在创业边缘挣扎的青年提供适切的指导。(洪琦琦摄)

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今个学年,为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增添一门新的主修课程——创业学科,成为香港首间提供创业主修课程的高等学府。工管系学生完成第一年的核心课程后,自第二年即可选修这个为期三年的主修课程。课程主任王益民博士表示,推出创业学科为回应市场要求,希望能为正在创业边缘挣扎的青年提供适切的指导。

王认为,相较于六十后,新一代青年在较好的经济环境下成长,对工作环境更有要求,希望能将兴趣融入工作,不再甘于埋首传统工作的行业。他们将来能达至Work life balance之余,也具备冒险精神,愿花金钱和时间创立新事业,期望会有突破。香港贸发局在2014年调查,随机访问1000名18至35岁的香港居民,发现新晋及计划创业者中,青年人占15%,较2011年的比例增长近一倍。

课程内容针对小企

有如一般的工商管理学课程纲要,创业学科四年内需修读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市场学和创业导向。课程的独特之处,是每项课程皆为符合创业度身订造。“课程内容是针对Startup business (刚开展的事业)的特质,如小量资金、没有实体店面、市场对其品牌认识较低等”。人事管理课程中,因创业者一般不会有资金聘请员工,教授会指引学生评估自己的强项,再分析创业期间缺乏哪方面的人才,继而发掘身边人的长处,运用“便宜”甚至“免费”的劳工。

虽然皮革事业的进展陷入胶著,Karl坦言,持续皮革事业完全是因为“情意结”,“苦心经营了那么久,不舍得放弃。”(洪琦琦摄)

小企业成本低回本不难

贸发局2014年的调查发现,创业近三年的新晋创业者中,接近八成的受访者表示已做到收支平衡,然而表示生意已回本的比例只有46%。调查分析,由于新晋创业者大多把用别人的商店寄卖商品,或租用商场、百货公司等的短期摊位作展销,从而避免租用商铺,无需缴付高昂的租金。另外,受访者亦善用网上平台、社交网络或手机程式这些几乎是零成本的宣传方法推广业务。如此开业成本低廉,要回本并不困难,挑战之处在于扩充和持续发展。

因替友人自制礼物,从而认识皮革工艺的Karl,于2014年年初开展皮革工艺工作坊。两年的苦心经营,从一对一且点对点的开班授徒,到于葵涌工厦开展工作室。有正职的他平日朝九晚五,放工后即需赶至工作室,Karl现除了开班,还继续接订单。若遇上旺季如情人节,订单众多,需连夜赶工,巅峰月份虽可每月赚取接近四万元。然而Karl认为,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放于事业,回报却未如理想。利润无法聘请更多人手,单靠己力又没法接更多订单,业务进展处于僵持状态。

贸发局调查分析,不租用商铺令创业者开业成本低廉,因此较为容易回本,图为受访者Karl于葵涌工厦的约400呎工作室。(洪琦琦摄)

创业梦令人憧憬,王提醒,在投入创业工程前,要做好构思。谨记要由客户的角度出发,“不可以因为是‘我’觉得这产品好,‘我’认为这价格抵”他鼓励“talk to your customer”,了解他们的需求,否则创业会只是一场梦,不能持久,一戳即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