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死约期内逼迁 “非常补习社”无奈结业

撰文: 陈惠娴 洪琦琦
出版:更新:
昭悦“校长”程沛玉(Rita)对于教室结业,感到无奈心痛。(陈惠娴摄)

淡黄色的柔和灯光、悬空高挂的七彩丝带、随意张贴的稚嫩笔迹,捣蛋调皮的欢笑声,在深水埗一隅流泻出暖意。这一角落,名为昭悦教室,“校长”程沛玉(Rita)亲力亲为,建立一间身教的补习社。学生在这里,学习品格修养,家长也由此启蒙,明白到求学不是求分数。

教室内,孩子们可自订小息时间,校长希望他们从而学懂自律、学生们开开心心的写上自己的梦想,像“打蓝球进校队”等,惟因业主在死约期内,突然强行提早收楼,令这间受尽爱戴的教室,将在八月底结束。当中令程沛玉最感慨的,是人心的腐化,以致真假、好坏难分,“如此下去,我们下一代还懂分辨对与错吗?”

七彩丝带上悬挂着的,是小孩的小小梦想,是一颗颗赤子之心。(洪琦琦摄)
学生爱上补习,成了现今社会里的奇景,更突显出教室的受欢迎程度。(陈惠娴摄)

良心的尺,逐步倒退

昭悦教室位处深水埗一栋陈年老厦里,原于九月底,死约才到期,唯业主早前突然提早收楼,与业主洽商下,Rita承诺提早于八月下旬将舖位交吉。惟对方突要将交吉期再提前一个月,而新舖位又因各种问题以致无法租赁下去,法律纠纷排山倒海地压向Rita,她因而心力交瘁。她无奈道:“其中最令我伤感的,是每个人都紧持着自己心中那一把尺,不愿从其他人角度出发,而那称为‘良心’的尺,正逐步倒退。如此下去,我们下一代的道德价值只会更腐化,届时他们还能辨清善恶对错吗?其实,如果我们都愿意以同理心为对方设想,问题会否变得更易解决?”

翘翘母女从昭悦教室获益良多,翘翘做回自己,母亲亦因而变得快乐。(读者提供)

说这里是非常补习社,因这里的课堂,不以争取高分为目标,以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为己任。学生翘翘在昭悦补习一年,母亲Mandy称,最大收获不但是女儿变得勇敢,做回那位童真纯挚的六岁小孩,她自己亦学会理解女儿,当发生问题时,以寻求问题根源取代体罚责备。

对于教室结业,她感到无奈和不舍,叹道:“Rita的人格教育使我们获益良多,希望她不要放弃,继续传播其正向思维,我们社会上有很多人需要改变。坦白说,有那位年轻人想当废青?他们只是迷失罢了。我这个社会,需要更多正面声音。”

Rita亦指,自己不会放弃,将从实体教室转向筹办体验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从实践中突破自己。她更盼望,终有一日,家长不再需要她,称:“希望以后站出来分享教育心得的,不再是我,而是各位家长。其实,我很渺小,只是默默做好自己本份,相信大家都必定可以,将那份原初之心保住,将真善美永存下去。”

Rita希望人人能保持纯挚的原初之心。(陈惠娴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