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检讨小组倡减核心科内容 通识选不做专题探究最高仅获第4级

撰文: 胡家欣
出版:更新:

教育局成立的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经过约一年半时间检讨后提出建议,并展开为期两个月公众咨询。小组建议高中课程四个核心科目(中、英、数及通识科)安排不变,维持必修必考,但建议缩减四科课程和评估,让学生有更多时间选修更多科目,建议包括将现时通识科的独立专题探究(IES)改为选修,学生若选择不做独立专题探究,在现时1级至5**级的评分中,最多只可考获第4级。

教育局成立的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建议,高中课程四个核心科目安排不变,但建议缩减四科课程和评估。(资料图片)

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今日(28日)公布中小学课程检讨的咨询文件,初步建议探讨六大方向,包括全人发展、价值观教育、创造空间和照顾学生多样性、应用学习、大学收生及STEM(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教育。小组主席陈黄丽娟指,文件建议属讨论修订的起步点,小组持开放态度,会聆听公众意见,故文件建议不会太仔细。

中学方面,小组建议维持高中课程四个核心科目的安排不变,在不影响课程完整性前提下,可缩减四科课程和评估,以释放空间,让学生能深入学习个别科目、按需要修读更多选修科。

通识科维持必修必考 专题探究变选修

外界焦点的通识科,小组建议维持必修必考,但需要厘清和精简课程范围,清晰订明科目重要概念和内容要求,同时建议将独立专题研究(IES)改为选修,容许学校或学生可选择不做IES,若只考文凭试试卷,只可获最高第4级成绩。

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陈碧华表示,通识科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及高阶思维,留意到坊间对通识科改动有不同意见,文件亦有逐一列出。陈认为,在调查时有教师反映通识科工作量大,令人疲于奔命,故认为改动IES属可行性方法,能明显减轻教师工作量,亦不会影响文凭试国际认证;至于其他建议则属“大手术”,现阶段欢迎外界在咨询期提出意见。

IES旨在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志向的议题进行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若学生可选择弃选,被质疑舍弃重要的课程要求。教育局副秘书长康陈翠华认为,自主学习非只限于IES,其他科目均有推行,例如STEM学习,均要求学生搜集资料学习,并训练解难能力。她又强调,小组功能并非深入处理个别学科,而是集中探讨课程结构,建议仍需要留待课程发展议会、考评局等商讨决定。

中文科或减少聆听、说话考核

至于中文科和英文科,文件建议减少考试卷数或简化校本评核以配合学生需要。例如英文科可探讨选修部分缩减校本评核,以及是否可修改考卷设计;中文科则可探索修订或减少聆听、说话、校本评核的内容。现时中文科有四份试卷,康陈翠华认为,中文作为母语,应如何学得更好,有不同处理方法,但应思考学习方法是否“咁功能性、咁多试卷”。小组建议,有需要尽早由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欣赏中国文学和文言文经典的能力。

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今日公布课程修改改咨询文件。(胡家欣摄)

倡推新校长推荐计划

数学科方面,现时必修部分分为基础课题和非基础课题两部份;小组建议向学生及教师宣传若学生能掌握必修部分的基础课题,可在文凭试最高考获第4级。教育局首席助理秘书长吴加声表示,建议并非缩减课程,而是希望容让学生可按自己需要选科,特别是非数理类学生可修读中国文学、英国文学,“唔使读咁多数学。”

另外,小组亦指入读大学基本要求维持不变,即四科核心科依次考获“3322”成绩,同时建议推出全新的“校长推荐2.0计划直接录取计划”,每所本地中学可获两个额外推荐名额,让校长推荐在非学术范畴才能出众、并取得成就的学生,修读大学所建议的指定课程。

高小提早生涯规划  检视功课量

至于小学方面,小组建议加强生命教育,以及于高小与初中阶段尽早展开生涯规划教育;同时应有更大空间善用全日制,又建议一并检视学校订立的家课和评估政策,确保家课量不超越学生所能应付,亦不会剥夺他们运动、消闲、休息、玩乐和发展兴趣的时间。

咨询为期两个月,之后小组会再制订短、中及长期建议,最快在年底前向政府提交最后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