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奴】90后穷游22国家 宁租楼拒储钱上车:移民系出路
香港拥有一大片石屎森林,但港人要在广袤之间寻方寸立身之所,难度堪比登天。房屋置业阶梯已朽,几百万人在“楼海”中艰苦寻觅安身之所,㓥房户等公屋、租户等买楼、业主等供完楼,“楼奴”都在等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九十后的Jonathan,心声与这代年轻人一样:“买楼离我好远好远。”但他不甘心青春都放在追逐砖头,宁愿老去之前揹著大小揹包,走遍世界欣赏井外的瑰丽。然而,翱翔穹苍的小伙子回归大地后,仍要面对住屋的烦恼,每月放在租楼的开支,已占去人工的三分之一,坦言这担子比外游的揹包更沉重。他说,未来组织家庭或会选择离开,“如果有一个更适合生活嘅地方,移民当然系出路。”
今年24岁的Jonathan,在不少人眼中是一名典型的九十后:每月储钱不多,放假选择去旅行周游列国,最懂及时行乐。“人生必做的N件事”,例如跳降落伞、登热气球、非洲大草原看动物迁徒、大堡礁潜水、横渡沙漠寻秘等…Jonathan在人生四分一的阶段,已逐一完成。
Jonathan说,大学三年级时有人在校内销售特价机票,从此为人生打开另一道门。毕业后当上旅游节目主持人,迄今已游历22个国家,一道道壮丽风景线令他赞叹世界之大,人生不应囿于弹丸之地,“我成日喺香港,只会睇香港的一面,但其实世界好大。”揹著揹包走遍世界每个角落,令他决定搬出来自立。
节衣缩食 狗场做义工当拍拖
今年初Jonathan与朋友一起,租住太子一间约300呎连天台的唐楼单位,月租9500元,连水、电杂费等,他每月的支出逾5000元;而月入约1.7万元的他,仍要交家用、去旅行,加上预留金钱储蓄,坦言生活捉襟见肘。
他说,生活中每个细节都“悭尽”,电视、梳化及台等家私都是二手或朋友转赠,“最贵就系雪柜,500蚊,床都只系50蚊。”出外吃饭也会选择“埋单”不用100元的餐厅,每天也会抽时间煮饭带回公司吃,“四十几蚊一包水饺,晚餐食十只,十蚊左右就一餐。”
放假与女友的活动,是到元朗狗场做义工,帮狗只洗澡、散步,“穷、无钱,咪揾啲低消费活动,又唔洗谂拍拖去边。”
不少年轻人口中嚷着要“上车”,但香港一个“上车盘”至少4、500万,首付最少逾百万,不去旅行真的是“上车”关键?
“买楼已经唔再放喺我哋个脑入面,好似一样以我嘅能力,完全涉及唔到(买楼)呢个领域。”
Jonathan难以理解,为何一个“门都闩唔埋”的“㓥盘”,仍引来万人疯抢;用300万买来的砖头,被称之为“好抵”。
香港“无乜其他生活空间可言”
相比做业主,他宁愿花掉储蓄“穷游”,“好努力储个首付,然后未来二十、三十年,为咗层楼打工,我觉得唔应该系咁。”他曾到过澳大利亚、纽西兰,生活环境不止于四幅墙,有花园、露台,更被当地人诘问为何香港“200呎都可以住到人?”这令他对香港的住屋问题,有另一层体会。
“我谂好多人都会认同(香港)只系生存嘅地方,星期一至六、朝九晚七,成份粮都系拎去供楼,就系为咗支撑生存嘅基本需要,无乜其他生活空间可言。”
“香港人好惨” 安居乐业成奢望
Jonathan每年花约5万元旅游,这笔钱省下来,大可用作“上车基金”,但他顷刻摇头,“旅行要趁年轻去,尤其系我钟意做Backpacker(揹包客),去其他人觉得辛苦嘅地方。”他说,即使父母有能力为他支付首付,亦拒绝现阶段做“楼奴”,因为供楼是一个不能摆脱的枷锁,“如果要供楼,我就无得再好放肆咁去旅行,好多兴趣都会限制。”
作为土生土长的一代人,Jonathan却以“好惨”来形容港人,即使在出生地,亦难觅容身之处,“喺自己嘅地方,买楼都输畀其他人…你连揾一个屋企都咁难。 ”
女友无限支持
他想过,若未来要组织家庭,或会选择离开香港,“如果有一个更适合生活嘅地方,移民当然系出路。”
女友Hebe对他无限量支持,“呢十年入面,碍于政治、楼价等问题,产生去外国住嘅谂法。”Hebe形容香港现时是一个困局,既无法改变现况、又不能透过努力改善生活,她甚至不认为移民是逃避,“所有人都有权利去拣一个自己钟意嘅地方。”
不过,Hebe仍抱著与另一半在香港建安乐窝的一丝希望,会与家人抽居屋,至于是否“有楼先结婚”,Hebe随即腼腼地说,“唔会!两个人一齐努力啰,惊咩啫。”
香港楼奴惨况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