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大湾区】一幅丢空20年的边境烂地 “香港速度”仍是优势?
看到这个标题,可能部分“心水清”的读者已经知道是哪里。
粤港澳大湾区重视优势互补、人才流动,香港拥有专业服务、自由市场、完善的法制,可扮演独特角色。前两篇主力探讨硬件交通、人员往来。今集会再进一步,谈粤港两地具体合作问题。
众所周知,落马洲河套区自回归初期被纳入香港范围后,至今仍是刚刚起步。深圳方面早就邀请过香港在该地一同发展高科技园,但基于港府对河套区发展定位举棋不定,争议又多,项目一拖近20年,到近几年才有点眉目,将发展港深创新科技园。
河套区发展滞后,背后是一个更深层次问题:香港和广东省城市合作是大势所趋,但处处小心谨慎的“香港速度”,与讲求大干快上的“内地速度”,发展步伐明显格格不入。日后大湾区加速发展,粤港进一步合作之时,这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鸿沟。
政策分析──大湾区系列:
【透视大湾区】中港牌炒卖、内地车来港争议 交通壁垒碍人员流通
深圳政府曾主张 于河套区合作发展高科技园
河套区占地87公顷,原位于深圳市行政区域。事缘九十年代深圳河有拉直工程,以治理水患,但拉直之后的河套土地到底属于深圳还是香港,就成为难题。199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21号》,决定以新河中心线作为界线,河套地区纳入香港特区范围。2000年左右工程完成后,新土地拥有权属深圳,但土地管理权属香港,受香港法律监管。随后关于河套区发展方向,建议相当多,包括中医药研究中心、高科技园、边境工业区、落马洲支线终点站等。
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当初河套区被视为“特区中特区”,既可吸纳香港的讯息自由、成熟市场机制,又可汇集深圳相对廉价的人力资源。加上深圳九十年代后期积极发展高科技园,所以当地政府一直邀请香港利用河套新区,与深圳共同发展高科技,可望有协同效应,但港府初时反应冷淡。适逢后来的科网爆破、数码港事件,港府对资讯科技发展更不热衷,结果深圳自行发展。
随后几年有关河套区的发展定位,香港政府也拿不定主意,一时觉得商贸博览园好,一时又觉得工业加工区好,一时又说要商业中心加铁路接驳,发展定位没有结论,和深圳的土地业权问题又争拗一轮。政府的咨询中,亦收到大量意见指发展河套区影响生态,应索性放弃发展。总之最后结果是,政府犹豫不决,连七通一平(即通道路、通食水、通电、平整土地等基本工程)都做不到。
列入十大建设 又研究几年终有定位
到2007年施政报告,曾荫权再次将河套区发展列入十大建设计划,翌年3月,“深港合作会议”辖下的“港深边界区发展联合专责小组”拍板,就如何共同发展河套区展开研究并收集意见。结果显示,高等教育、高新科技研发和文化创意产业用途在两地均获较多支持,定位终于稍为清晰一点。随后2014年“河套地区研究”完成,政府于2015年成立创科局,整个河套区总算定调,发展新的创新科技园。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回归科技界。
港深双方在2017年1月3日签署《合作备忘录》,业权及分工问题暂时解决,港府负责河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土地平整。同年10月,香港科技园成立附属公司“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公司”。政府现时计划是,新的创科园内重点科研合作基地,藉联系国内外顶尖企业、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建立科研合作基地,与世界各地优质的研究人才交流和合作。
所以,政府在今年财政预算案中,预留200亿发展河套区科技园首付工程,听起来好像很有决心,但实际上这项目早在2000年代初就应该开始推进,结果拖拖拉拉十多年才上马,效率可说相当缓慢。
延伸阅读:落马洲河套区科技园造价料约750亿 议员忧未能吸引国际企业进驻
深圳园区相近时期发展 现时全国创科龙头
相对之下,内地拍板发展科技园区的效率快得多。以深圳南山区的科技园为例,国务院在九十年代初拍板后,该园区于1996年成立,是中国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试点之一。发展至今,园区内已汇集多间国内外科技公司在区内设立办公室和研发部门,如腾讯、华为等具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巨企。时至今日,深圳在创科领域早已放离香港,是全国创科中心,大型科企都愿意在深圳设总部。
说得直白一点,单论发展效率,要是同一片土地交由深圳发展,河套区科技园相信已“起好十世”。虽说河套区有一堆有毒淤泥、工地勘测等问题要处理,但绝对不至于要拖延近20年。
香港速度vs内地速度 大湾区的“结构性”难题
这并不是说内地发展迅速是万能,港府发展缓慢就一定错。现实问题是,香港有自己的制度、工作程序,公务员特性是小心谨慎,启动新发展区要等环评、深入研究规划、收集公众意见、过立法会,程序相当多,涉及中港合作的项目争议就更多,每有调整都要重新咨询研究,将出错机会减至最低。这并非没有道理,始终发展区影响深远,更涉及大量公家资源。
至于内地发展,重视的是“大干快上”,只要政府一定方向就拍板做,工程愈快上马愈好,细节边做边调整,摸著石头过河,项目的负面消息,也可透过党政机器尽可能压下来。所以内地发展相当有效率,但发展过程中或会伴随不同的争议声音,只是争议之处难以被放大,项目的推进亦会相对顺畅。
两种发展模式,各有好处坏处,两者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但当内地和香港要进一步合作发展、甚至走向融合,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和办事风格下,可以预期必定会出现步伐不一致的问题,河套区的例子正是最好证明。加上中港体制、法律都不同,处理起来会有更多繁琐细节。
粤港融合,最难的从来不单是硬件上,更为内核的问题是,“香港速度”和“内地速度”,到底能否“有机”接轨?而这种风格上的不同,又会否成为日后不利于大湾区发展的“X-Fa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