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屿山隐世澄碧邨 出入市区经长洲 岛居生活换到乜?
楼价持续高企,统计指香港连续七年成为全球最难负担楼价的城市,唔食唔饮18年才能置业。不过,香港有个平房式豪宅澄碧邨,位于大屿山芝麻湾半岛南边的二浪湾,坐拥无敌海景,价格相宜。听落确实心动。
住客张先生(化名)和妻子14年搬入。澄碧邨虽然没有餐厅、超市和街市,但有私家渡轮连接长洲,日用品、餐厅等一应俱全。入住1000余呎单位,每晚在海潮声中入睡,贴近自然。
久居市区,他自觉在这里找到一种有价值的生活。“这里给我的最深刻印象是,我住进一个明明位于香港,却又极之不似香港的地方。”张先生说。
千呎海景单位79年落成
根据土地注册处资料,从2015年至今,澄碧邨有10宗成交,楼龄36至38年不等。澄碧邨有196个单位,但成交量不多,由16年至今有两宗成交。今年6月,一个实用面积1,240呎的单位,以近年最高价400万成交。
要到澄碧邨,先在中环坐新渡轮到长洲,再由长洲公众码头坐20分钟私家渡轮到二浪湾。似乎不会晕船浪是入住条件之一。
张先生回想搬到这里的决定,以“把心一横”形容。“当时和妻子上网找市区单位,村屋也好,唐楼也罢,只有㓥房。普通的百几二百呎单位,要6至7000元,最贵的接近一万元。所以找到这个租盘,虽然偏远,但海景很美丽,于是我们把心一横,搬去起码是人住的地方。”
张先生租住的澄碧邨单位1,080呎,两房一厅。他不方便公开租金。他记得当时一落船,赫然发现这列坐北向南、朝向沙滩的5层高平房,正是以前坐港澳航线时遇见的风景。当时他还以为是国内的平房。穿梭平房之间园林小径,以前他对沿海住宅的想像,只限于深井一带。
习惯坐船返工 购物吃喝在长洲
张先生一直在港岛上班。由以前坐巴士、铁路转变成轮船,坐在船上摇摆不定。他坦言,最初对此吃不消,不时在船上暗忖:每天如是,如果要赶尾班船怎办?赶不到又该怎办?换上新的生活规律,往返长洲的渡轮最早6时,最迟12时。从住所出发到上班地点,船程一个半小时至两小时不等。不时小跑步到长洲码头赶船,是他的生活日常之一。不过,舒适而远离烦嚣的环境,大为提升他的睡眠质素,精神比住在市区时更好。于是,出入住所的船程来回,成为他思考事情和阅读的余裕。下班后,夫妻会先在长洲购买日用品和食物,直到私家渡轮差不多到岸便上船。
长洲犹如居民的共同社区。张先生每次到长洲,有时为吃饭、有时为购物,3小时来回。“家电如果损坏,长洲有指定的电器店,店员会帮手运电器到澄碧邨,船家和保安员都认得他们。”
住进澄碧邨后,当张先生的朋友和亲戚探访他时,听到的意见是“世外桃源”,赞叹无敌海景之余,好奇他们的日常生活。的确,好些景像是不少香港人梦寐以求的:乘船回家时见到海面泛起粼粼绿光,犹如海底萤火、沙滩散步迎接日落。由于这里没有光纤覆盖,他使用手机数据流量,网上看片慢几拍。澄碧邨以水池收集雨水和山水,他在家中自设滤水器,但不用交水费。
无敌靓沙滩 居民垂钓为乐
岛居生活怎样渡过?张先生指住窗外远处的沙滩说:“从每天早上给海浪声唤醒开始。那里的沙滩称得上水清沙幼,是和黄70年代买下整个海岸。沙滩没有救生员当值,也没有防鲨网。”有沙滩,又有深水码头和石滩,澄碧邨居民平时会到沙滩遛狗、玩水上电单车、桨板、独木舟。有熟悉海产的朋友对张先生说,二浪湾海域渔获丰富,有煲汤一流的石狗公、石斑,故他不时见到渔船驶来作业。同样,居民多数喜欢钓鱼,连带影响了他。居民之间会比拼一番,如果有人钓到半米长的大鱼,是一件值得在邻里间吹嘘几个月的大事。
澄碧邨环境宁静,50几户住客各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出入时间尽管不同,彼此总会在船上相遇。海涛声里,人随波浪起伏,聊起近况,下船后各自回家。邻里间大多认得对方。张先生刚搬来,就与一位退休的装修师傅梁先生,因为免费帮他装修新居而当上朋友。“梁生当时见我们新搬进来,而且单位无需大幅度装修,主动提出免费帮忙。”张先生笑说。搬进半年后,他开始结识更多邻居。
住客保安关系紧密
在这里生活的住客,据张先生所见,这里住客比较多银发族,也有不少外国人家庭。当他上班、下班,渡轮上的乘客多数讲英文。记得有个日本人家庭的孩子,每天清早校服齐整,和他一起上船。他又记得,有夜一对洋人情侣争吵,惊动保安员报警。以为有警车,原来是一艘水警轮驶到码头,对久住市区的他来说,感觉新鲜。当时一群好奇的住客也特地下楼凑热闹。
驻守在码头的管理员认得所有住客。不少业主会邀请朋友作伴渡假,当有陌生人进来,管理员会点人数及通知业主或租客确认身份,否则谢绝上岸。
保安严密,但管理员对住客照顾其实颇贴心:“有时打风,他们会打电话提醒尾班船几点,注意时间;如果不幸滞留在长洲,他们会代为联络街渡,接我们回去。记得有次见到某个业主的朋友下船时不慎堕海,保安立即跳海救人,一身手机银包都湿了。”张先生刚说完,他的妻子补充,其中有个保安似乎是为了钓鱼才打工,她好几次在假日见到他换上便服坐船过来,背着鱼杆。原来在这里工作的人也爱上这里的景色。
为睇戏赶唔切尾班船 滞留长洲买鱼杆钓鱼
岛居生活,船必然是居民极度倚赖的交通工具。张先生提到,居民之间有一个共识:希望船加密班次。班次一小时一班,如果遇上台风,对居民颇不方便。他记得去年有晚风暴袭港,当他赶到长洲的时候,尾班船已经开出。他唯有滞留码头9个小时。等候期间,他干脆买支鱼杆,和5、6个长洲年青人在码头钓鱼打发时间。
“可以说,船主导我们的生活。经常看手表,不时小跑步到长洲码头赶船是日常。试过在公司OT而错过尾班船,也试过看完戏,发现赶尾班船无望,便在市区住一晚酒店。”他说。
“如果生活节奏急促,工作繁重,你可能觉得这种生活很不便。但我忍受不便,换取一种有价值的生活。香港的高地价政策,令到市区只有愈来愈贵的私楼,买不起只能租屋。回想以前租200呎㓥房的日子,人都癫。正好澄碧邨令我调整生活步伐,同时反思:难道市区地段,真的没有稍为偏远,而提供一定质素的居住环境给市民?”这就是他经常坐船时思考的事情。
澄碧邨的历史是什么?以前有个豪华会所,今天又变成什么样子?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