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空间】上落以外,楼梯还是公共空间?
生活在一个密集、垂直发展的城市,楼梯是香港人生活的日常。特别是在中西区,转角总会遇上一条秘密小路似的楼梯,接驳另一条街。楼梯除了是通道,香港还呈现一种独有文化——它们是人们停留、社交的公共空间、也是几代香港人谋生、打工仔解决生活所需的社区经济平台。楼梯舖、楼梯市集见证香港草根智慧。有学者为香港的楼梯文化创立了一个文献库,并将举办一系列展览及互动活动,诉说楼梯故事。
楼梯上的多样自由,因为无车?
香港讲求“人车分隔”,车辆占据大量路面。行人被栏杆、花槽与路面隔绝,只能在指定地方过路。若翻看香港旧照,却不难发现香港大部分旧路都没有人车分隔。行人可随便过路,小贩、排档、墟市就在街道上应运而生。有人的地方,就有这些草根经济活动。
在路面划为车路后,这些小贩要不被赶,要不只能迁至车辆到达不了的地方。后巷、掘头路、楼梯,这些似是“剩余”、无固定规划用途的空间,便成为草根喘息和讨生活的场所,市民也能方便地获得补鞋、补表、补伞等服务,及购入各种生活所需。
研究香港楼梯文化多年的理大设计学院助理教授 Melissa Cate Christ 说:“因为没有车,没有危险,人们就能随意逗留。人们在楼梯摆卖,因为那是人流必经之处。”于是我们有砵典乍街(石板街)石阶上的市集、乐古道楼梯上的小贩,各出奇招,以石头、木板、铁架等,在倾斜的楼梯上自建呈水平的档摊。
楼梯上的浪漫:探索、相遇及停留
在香港市区,尤其中西区,行人路总是狭窄挤逼,行人时常要上落楼梯。对“西装友”、城市人来说,攀楼梯或是一件艰辛的事情,数分钟足以叫人汗流浃背。于是,私人发展商及政府便纷纷兴建扶手电梯,方便行人。有了后者,人们行路便可低头看电话,却失去留意身边的好奇。
Melissa认为,扶手电梯对城市人、老人家是方便了,但它们应该辅助,而不能完全代替楼梯:“扶手电梯是单向的。楼梯的美丽在于,它是一种探索和沟通。你会迎面碰见人,你可以停下来,跟他们聊天。楼梯有多种功能,而作为园境建筑师,当一个地景有多种功能,就是最好的,因为那不止是地景了。”
斜坡上一级一级的公共空间
Melisssa在美国长大,近6年迁居香港。她留意到,香港楼梯独特的地方在于它们不只用作上落:“人们会坐下、聊天、吸烟、hang out。像中环中央广场旁的楼梯,设有椅子,它在入夜后便很有人气,因为附近都是夜店。”
在中西区街头漫步,不难发现,楼梯成为很多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楼梯平台上的椅子,成为长者阅报、听收音机、纳凉,消磨一个下午的免费空间。楼梯与马路之间的平地也可以很好用——有街坊在这踼毽子,楼梯成为他们的舞台布景;有小贩就在此摆档,例如中环远近驰名的“胜香园”。她解释,因为室内空间不足,很多香港人都善于活用公共空间,又认为:“既然香港的公共空间不足,为何我们不投放多点资源,改善楼梯,让它们成为更好的公共空间呢?”
楼梯空间可如何改善?Melissa认为,政府应为楼梯加上附合标准的扶手柄。现时楼梯间不时会看见灰色栏杆,有人会当扶手用,但Melissa说,栏杆手握面呈长方柱型,但扶手应是圆柱形设计,才不会撞到,也较易握稳;楼梯级的边缘也应涂上鲜色,让色弱人士辨识;楼梯加上椅子、树木,则可令环境更适合步行和停留。虽然楼梯可能对伤残人士和长者不便,但Melissa认为,对身体没太大障碍的长者来说,行楼梯是很好的运动。
2011年,上环磅巷掀起兴建扶手电梯的争议,Melissa意识到香港地景变化之快,便申请研究资助跟团队建立了“香港楼梯文献库”,希望纪录香港被遗忘的楼梯故事。
5月13日,“永远在边缘永远在过渡”展览将展出“香港楼梯文献库:记录宜步行的城市”研究计划的文献及设计研究、摄影作品、建筑图,佐以多媒体艺术及设计作品,探索楼梯作为文化生活的角色。展览期间将有不同的工作坊、互动游戏、导赏团及讨论会,邀请公众分享各自的楼梯故事,共构楼梯历史,从而想像香港城市景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