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废青”与母亲长期抗争 求医被指患精神病 社工揭另有故事
近年,除了专注力不足及过度活跃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外,对立性反抗症(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简称ODD)是另一种愈来愈常见于儿童的精神健康障碍。(本文内容节录自《外展精神科工作血泪史》。)
文:饶文杰(笔名饶遥,资深精神科外展社工,亦是网上电台主持、话剧监制、微电影编导及演员)
根据医学权威对该症的诊断,如果小朋友常常与父母或其他权威者(如长辈、教师)争论、经常故意去惹怒别人、持续地表现出愤怒、烦躁、蔑视或报复的态度,而这些表现对其个人或周遭的人造成困扰,可能是患有对立性反抗症的征兆。
望子成龙是大部分父母的心愿。由婴儿出生开始,就好像不断地竞赛,为了赢在起跑线上,父母都会安排子女参加补习班、记忆力训练、珠心算等。这一切均反映著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但孩子可能觉得辛苦,不能胜任。
母亲眼中的一无是处“忤逆仔” 笔者却发现真相未知如大家所想(点图阅读有关部分节录):
香港的教育制度的确为孩童带来不少压力,入读大学、成为专业人士恍似是唯一成功的指标。面对过多的压力下,孩子最终可能选择放弃或对抗。老实说,这个病症令我觉得反感。讨厌的并不是因为患有这个病症的青年人难以相处,而是突显出权力的倾斜,夸张点说是专权对弱势的控制及压迫。
发仔(化名)今年十五岁,被诊断患有ODD,转介表上列出他经常向母亲发脾气、在家中破坏家具,甚至用饲养的蛇来恫吓母亲。当我与发仔的母亲见面时,她就像机关枪般连珠发炮狂数儿子的不是,抱怨自己生了一个“顶心杉”。
听到这里,很多人都可能会认为发仔是一个忤逆的不孝子。为免发仔误会我与他的母亲是一伙,我不知费了多少唇舌,幸好最后他总算愿意相信我,并分享他的成长故事。
发仔於单亲家庭长大,母亲自小对他极为严谨,考试取得九十五分也不满意,只会不断怪责儿子为何拿不到余下的五分。她又经常拿儿子的成绩与亲戚的孩子作比较。每当儿子和其他小孩吵架时,母亲更会不问情由斥责儿子,要求他向对方道歉。发仔曾经心有不甘地与母亲对质,结果反被痛打一顿。“我最记得母亲为咗要我听话,有几次仲攞菜刀出嚟指住我,话要斩死我!”虽然事隔多年,我仍然感到发仔的怒气。
【延伸阅读】蔡天凤案|精神科医生忧民众患创伤后压力症:冲击不亚于亲眼目睹(点图放大阅读):
升上中学后,发仔的母亲仍然时常批评儿子,不断要求他满足自己的期望。终于,发仔也按捺不住,将长久以来累积的怒气一次过爆发出来,并开始与母亲展开长期斗争。除了拒绝服从母亲的指令外,发仔经常与她争辩,更破坏对方的衣服作报复。母亲苦无办法下,最后带他到儿童精神科求医。医生诊断发仔患有对立性反抗症,开了一些情绪稳定剂给他,希望帮助他稳定情绪。“点解我作出反抗,就要食药控制自己?阿妈多年嚟咁样对我,又成日揾我嚟出气,佢又唔驶食药?”发仔忿忿不平地说。
发仔除了是电玩高手外,他更是青少年中心野战队的核心人物,同伴都赞他冷静、机智、自我纪律极高。他在学校亦有参与社会服务,经常在老师带领下担任义工,老师对他的评价正面,并没有一些对抗老师的行为。“Sir,我认呀,我系成日同佢作对,但如果我唔反抗,我真系会俾佢逼到痴线!”发仔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放心,上到大学,我就会申请住Hall,然后揾Part-time做,自食其力,唔会再返去。”
发仔一直拒绝服用医生给予的精神科药物,我亦庆幸他没有服用这些药物。他真的有病?我不太认同。遗憾这个社会太喜欢用“精神病”去标签一个人,而非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了解其充满血泪的经历,有些人更以为一粒药便可以解决眼前的所有问题。这些故事,提醒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会否不自觉地成为了权力的傀儡,利用了自己的身份去欺压我们的服务使用者。
【延伸阅读】竹内结子疑抑郁自杀 10条问题自我检测 常自责是先兆(点图开始测试):
社工后记:
这一代的年轻人似乎背负著比过往更多的标签。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8年将“电玩成瘾”纳入至第十一版国际疾病分类(缩写:ICD-11)。“电玩成瘾”主要有三项诊断特征:一是患者对游戏失去控制力,使其他日常活动及兴趣均让位于游戏;二是即使出现负面后果,患者仍继续沉迷,甚至情况加剧;三是其行为模式须足够严重,导致其在个人、家庭、社交、教育、职场或其他重要领域造成重大损害,并通常明显持续一年以上。
当然WHO此项界定引起许多批评与不满,有不少研究学者均表示其提出的诊断分类缺乏科学证据,可能造成更多害处而非好处。其实,现时社会网络发达,如果能合理安排电玩时间,电玩绝对是一个社交及娱乐的工具。在我们的工作中,发现不少“沉迷”打机的年轻人都是来自破碎家庭,或者身处于父母关系非常紧张的家庭中;有部分更在学校受到长期欺凌。不难发现,电玩成瘾也许并非真正的问题核心,相反,电玩往往成为了青少年应对压力、焦虑或抑郁的机制。
如果我们连年青人唯一的“心灵堡垒”也拆掉,不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反而帮他们扣上“电玩成瘾”这个标签,最终只会简化了一个本来复杂的问题,令他们的心理困扰加剧,而“标签效应”亦只会进一步拉远父母、老师、社工和他们之间的距离。
书名:外展精神科工作血泪史
作者简介:饶文杰,笔名饶遥。先后取得香港浸会大学社工荣誉学士学位、香港教育大学教育文凭(中学)及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硕士(行为健康),为资深精神科外展社工,从事精神科工作超过十六年,曾荣获优秀社工(新秀社工奖)。另外亦是实习督导(硕士)、网上电台主持、话剧监制、微电影编导及演员。
饶文杰多年来于不同中学、大学演讲有关精神健康的讲题,近年更以教协亲炙作家身分,穿梭不同学校,希望提升学生对精神健康的关注。著有《随意门.重生》、《落入凡间的守护星》等 。
【本文获“红出版集团”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