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每段我和Uber司机的对话——美国组织为新移民发声

撰文: 梁奕朗
出版:更新:

的士属公共交通工具,但同时也是一种半封闭、暂时的私家车:一位司机、一个厢座、一个偶然的目的地就构成一程车的时间,而当中的过程任由填充;在香港我们习惯沉默,但有时一句寒暄是进入他人世界的可能,也是谅解的契机。在美国,很多的士或Uber司机是新移民及难民,有非牟利团体Riding up front(RUF)与艺术家合作,收集不同的士或Uber故事,配上插画后以网上博客的形式发布,希望提高大众对新移民权益的关注。

一次简单的旅程,也是故事的契机。(RUF)

Riding Up Front的前身是义工Tan的个人博客,记录她旅程上遇到的人和事,但美国大选让她意识到社会上对新移民的敌视,而她认为这是出于不理解,“新移民其实与我们分享很多相同的价值”。于是,她开始向身边的朋友收集故事,然后寻找艺术家为故事画插画,最后成为今天的RUF。RUF现今由6位义工运维持网站运作,希望可连结不同的艺术工作者与作者,为新移民权益发声。以下将节录网站上的部分故事,篇幅关系略有修改

 

“我想,她会是个医生”——Muhammad, 纽约

Muhammad与家人的合照。(RUF)

“他看起来很沉郁。”Muhammad是Uber司机,方型的黑框眼镜下是整齐的胡子,英语口音有点难懂,貌似是来自巴基斯坦的新移民。我寒暄几句后发现他原是位工程师,但来到美国后却找不到相关工作;摇晃的车厢内他总是语调低沉,直至谈及他7岁的女儿。

他引以为傲的“未来医生”。(RUF)

拿出与家人在公园的合照,他笑着说:“我想,她会是个医生,她很聪明”,“而且将会比我活得更好”,各种各样的家庭细节在短短的车程中被巨细无遗地提起。直至下车,原先沉默的Muhammad邀请我下次到他家里作客,笑说要让我看看那位“未来医生”。新移民对下一代的美好将来总是那样坚定。而这种坚定是多么有力,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坚毅工作,可敬而强大。

“我不相信任何人”——Julian, 洛杉矶

城市中,新移民还可以相信谁?(RUF)

几小时前我才发现需要与客户开会,惟有匆忙地准备一切,而Julian正是我的Uber司机,他看起来有点害羞,应是南美人,但我们很快便聊得开。我说我正要去开会,需要作报告但我毫无准备。他却说没有准备或许就是最好的准备,并分享了一次他作读书报告的经验——万事俱备却发现读了错的书,原来被组员误导。“我不该相信别人”,他说。

Julian喜欢画画,他祖父曾鼓励他多画,但他说“在墨西哥画画根本没有未来。”(RUF)

“别相信哪位组员?”我问。
“我不相信任何人。”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在单亲家庭长大,母亲把他独力抚育成人,但由於单亲妈妈的关系,很多人借此占她便宜,“很多人我都不大喜欢,我并不相信人。”期间我们聊了些别的,我问他有什么打算,“我还没确定”,他好像对我的工作很感兴趣,问了一些关于我工作的状况。

下车时我把我的卡片给他,看看能不能帮他找工作之类。但他最后也没联络我,或者,其实他也不相信我。

【早餐时分】的士佬踎通宵茶居 凌晨开工见证欲海浮生

资料来源:CityLab、RUF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