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环称最旺一小时一人 关闭荃景围街市 记者实测一小时有20人

撰文: 吕嘉丽
出版:更新:

食环署以摊档平均每小时顾客少于一位为由,计划关闭荃景围街市。不过,记者两次到访,发现部分摊档人流比食环署数字高,其中一档一小时更有20位顾客,而部分顾客更一次买几十人的食物份量,供应附近社区设施。不少居民希望可以将不同层的档户合并作一层,腾出剩余空间作其他用途,而非“一刀切”关闭街市。

荃景围街市位于荃湾荃威花园内,建于斜坡上。(吕嘉丽摄)

居民李太:“惠康的菜要贵三分一!”​

荃景围街市位于荃湾西北面的荃威花园,主要服务该屋苑约9200名居民,有27年历史。据早前文章(【荃景围结业.上】最后的猪肉佬:卖2,000蚊一块肉先报到税),荃景围街市开业时颇为兴旺,猪、牛、鸡、鸭、海鲜各有数档。后来,不少荃威花园居民习惯在荃湾市中心转车或消费,顺道买𩠌,荃景围街市人流锐减。

荃湾区内另有荃湾街市、杨屋道街市及香车街街市三个公众街市。荃景围街市关闭后,荃威花园居民到最近的香车街需要步行30分钟或乘车才能到达,记者多次到访这座街市,发现街市受不少老人家及家庭主妇捧场。在荃威花园居住16年的李太说:“如果没了街市就惨啰!没理由买少许菜也要落荃湾,不然就只能光顾惠康,但惠康的菜要贵三分之一!”

荃景围街市看上去十室九空。(资讯图片)

食环:摊档平均一小时仅一顾客 记者统计:最旺一档20人

荃景围街市一共241档位,出租摊档为45个,出租率为18%。食环文件指,荃景围街市现时已出租的摊档当中部分档户一人租用多个摊档经营,所以实际提供街市服务的档户只有 29 个,而其中只有少部分摊档每天经营。记者两次现场观察,营业中的摊档包括一个鱼档、一个猪肉档、一个牛肉档、两个菜档(其中一个菜档租有7档)、一间改衣店、一间文具店、一间补鞋开锁店、五金店等。店舖分散于三层,感觉上较为冷清。

据食环署提交区议会的文件,该署委托独立机构于街市营运高峰时段(即上午 10 时至中午 12 时及下午 4 时半至6 时半)在荃景围街市出入口观察,指“每个营运中的摊档平均每小时的顾客不足一位。”不过,记者星期二下午到访,4时45分至5时15分半小时间,菜档已有7名顾客。有档户称,食环“去错时间”,街市早上8、9时及下午2、3时人流最多。记者于星期四上午9时再访荃景围街市,当中菜档及猪肉档一小时内分别有20个及16个顾客。

猪肉档早上人流不俗,一小时间已有十六个客人。(吕嘉丽摄)

人流不完全反映区内需求

食环署关闭荃景围街市的理据之一为人流,但人流是否反映需求的唯一指标?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菜档档主表示,蔬菜同时卖给区内数间老人院及餐厅;亦有客人一次过买数十人用量,人流不能完全反映需求。他听到食环署的统计数字即动气:“你说如果我一日只有十个客,怎养到七个档口,怎养到活一家人!”

星期四早上,附近一所幼稚园的员工一早买走一大袋𩠌;荃威花园住户黄太买的菜亦塞满一架手推车。她为家长区内一所小学二十多名学生煮饭及送饭盒到学校:“小朋友说订饭商的𩠌难吃,所以家长请我每天来买𩠌煮饭,再将饭盒送到学校。”她指,如果荃景围街市关闭,她将要乘车至荃湾杨屋道街市买𩠌,来回需多花一小时,很不方便。

不愿露面的黄太每天都会来荃景围街市买走一架手推车的菜,做饭盒及附近小学学生。(吕嘉丽摄)
陈太认为,荃景围街市如关闭,对要带小朋友的妈妈十分不便,希望街市能保留一层。(吕嘉丽摄)

街坊:摊档干净企理、有人情味

一座街市对一个社区的重要性,能否以人流数字量化?不少顾客是行动不便的长者,如荃景围街市结业,则要乘车到人多挤逼的杨屋道街市买𩠌。荃景围街市剩余档户虽少,但地区街市对比“龙头街市”也有优胜之处。

荃威花园居民黎小姐说:“这里的档比较干净企理,例如猪肉档,平日会见他清洁地板及砧板。鱼档的老板也服务较好,鱼鳞片刨得干净,杨屋道太繁忙,只简单刨三下,我回到家还要刨,刨到满墙都是鳞。”她指,街坊式的街市有一定必要:“有时打风落雨,也可以打电话来留猪肉,不用担心没𩠌。”

街坊陈太拖着婴儿车、手挽小男生来到猪肉档,档主梁生立即笑道:“咦,你不用上学吗?”别的档主也被小朋友吸引过来,牛肉档档主问小男生手上玩具是什么超人,小男生兴奋道:“Spider Man!”作状要攻势几个档主。陈太说,带着两个小朋友,若要乘车出去买𩠌太过不便。她说:“如果街市关闭我会很不开心!这个街市的人都很有人情味!最好便是合并摊档作一层,便不会浪费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