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霓虹师傅修复旧灯管重制3D月亮:佢哋代表香港最繁盛年代
自屋宇署在2010年起全面实施“小型工程监管制度”,街道上一个个霓虹招牌顿变“僭建物”,十数年间香港“霓虹之城”的美景再不复见;近日再有油麻地裙褂店“冠南华”,两个屹立逾半世纪、被称为“最幸福霓虹灯”的招牌因清拆令终被拆卸,不少人大感惋惜。
有保育人士指,随着霓虹工业陷入低潮,现时全港仅剩下不足十名霓虹师傅。近日他们联同入行近40年的胡智楷及唯一新入行的80后霓虹师傅,从过往“拯救”到的旧招牌上取出霓虹光管,为中秋节制作3D月亮艺术品。是传承也是创新,期望人们经过驻足时,会重新爱上一抹霓虹灯影。
霓虹灯海成外国电影动画取景题材 团体保育约110个招牌
曾几何时,我们走在街上擡头就能望见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海,虽然霓虹灯招牌并非香港独有,却代表了60、70年代旧香港的繁华璀璨,过往不少外国电影、日本动画都以此取景。惟自屋宇署在2010年起全面实施“小型工程监管制度”,任何招牌未经该署批准及同意,或根据规定而竖设,均定义为僭建物,而政府亦会定期设定清拆目标,向有关的商户发出清拆令。
本地招牌保育平台“街招”,在2017年由两名80后建筑师成立。他们指,留意到近年街上的招牌逐一消失,希望利用自身对建筑物条例的认识来帮助店舖,例如收到清拆令时应如何处理、是否有可能保留招牌等等。其联合创办人麦憬淮(Kevin)指,霓虹招牌对香港城市的立体感很有代表性,过往更有作为地标、路标的功能,而他们至今保育到约110个大大小小的招牌,“收咗嘅招牌灯管,我哋唔想净系用喺招牌,想霓虹出现返喺条街度,慢慢影响大家钟意返霓虹、影响返个街景。”
▼8月16日 “冠南华”两个大型霓虹灯招牌最后一夜亮灯▼
收集旧舖招牌蛇王二、鸡记蔴雀制成3D霓虹月亮
近日他们与黄大仙中心合作进行“霓彩映月”主题活动,设计出立体霓虹光管月亮艺术装置,当中亦使用了过往收集、来自9间店舖旧招牌上的霓虹光管,例如是铜锣湾“蛇王二”、深水埗星河餐厅、油麻地的“鸡记蔴雀”等。“街招”另一名联合创办人冯达炜(Ken)指,是次作品构思了3个多月,当中呈现出满月、盈凸月、上弦月、娥眉月的月相循环,寄寓本地工艺得以代代传承、生生不息,“60至70年代,可能系香港霓虹招牌最兴盛嘅年代,到及后呢十几年间,因新法例、新技术例如LED灯嘅出现,以及近几年嘅店舖结业潮,都令霓虹工业喺香港进入低潮。”
二人提到,现时屋宇署虽有招牌检核、认证计划,奈何难度很高,“要一啲原先起嘅招牌去符合新嘅限制,好多时旧招牌连第一关都过唔到……结构上要工程师认证,招牌咁多年前而未必有纪录,要一位新嘅工程师去做认证系好大挑战。”他们指,现时历史建筑物有评级制,即使未必符合所有现行的建筑物条例,部分都获豁免保留,认为对一些保养得宜、业主又希望保留的招牌,例如过往“麦文记”面家的个案,都可以参考这个做法。
对霓虹招牌在街头逐渐消失感到可惜
是次活动中直径两米的3D霓虹光管月亮装置,由香港仅存的霓虹灯工艺师傅之一胡智楷,联同新晋霓虹灯艺术家刘浩辉(Jive)跨代联手修复及重新制作部分霓虹光管。刘浩辉表示,自己过往从事设计工作,2019年时到台湾向一名霓虹艺术家“拜师”,之后便开始全职做霓虹工作,“钟意香港呢个地方嘅话,都会留意到喺唔同街道上都有好多霓虹灯招牌,佢系代表香港最繁盛年代嘅一种视觉元素。”
同样为80后的刘浩辉指,从小到大见到满天霓虹灯影,现时失去也感到可惜,“由细到大都见到,约朋友时又可以做聚脚点,譬如话‘沙嗲王’等,因为好靓一定记得,系大家共同回忆。”他认为,改变政策要政府部门配合,现阶段只可个人多做创作,例如将霓虹带入室内, 也希望更多人用霓虹灯作为创作媒体,将这门传统工艺好好传承下去。
钟意香港呢个地方嘅话,都会留意到喺唔同街道上都有好多霓虹灯招牌,佢系代表香港最繁盛年代嘅一种视觉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