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艺节|睇60次《春光乍泄》还原微缩场景 美指:做人度尺有分寸
港产片多年来创造无数经典,一名横跨电视电影业及舞台剧界的美术设计师,凭着对电影的热爱,完美复刻多个电影及电视剧微缩模型场景,包括《春光乍泄》、《胭脂扣》等,甚至仿如《CSI》般透过侦探推理,至少观看同一电影逾60次,耗费一个月时间搜寻出电影中某一种墙纸花色,却意外寻获许多电影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有人认为他过度执迷,他却将模型场景视为与电影舞台美术设计同一级别,强调做好一个场景比例,才能对得住观众。“做人有尺先有分寸,中间你点调动都好,但系基本原则唔应该改变。”
曾参与获奖电影美术设计 沉迷微缩模型不惜通宵达旦
“做一个电影微缩场景连资料搜集,至少要4个月时间,或者好花时间,但系你会喺背后发现好多幕前不为人知的故事。”过去10年活跃于影视美术,舞台及服装设计的马家铭(Gene),曾参与电视电影及舞台剧等多部作品,包括《踏血寻梅》、《暖男爸爸》、《七人乐队-别夜》、《缘路山旮旯》、《老公你好闷》等,当事业发展至中途,2019年自设微缩场景工作室,还原多部经典电影的场面,认为是表达一种热爱电影的方式。“我热爱电影场景嘅程度系每睇一套戏,都会谂呢间屋真实情况系点样,例如我会透过窗户同木门,以至地下木板嘅数目嚟计算室内面积。”
他称每当工余时间便专注于微缩模型,有时甚至会通宵达旦,只为还原原作细节,一支牙刷,一个水杯,甚至一张墙纸花色均不会放过。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去年创作一个1:12比例的电影《春光乍泄》室内场景时,至少观看电影超过60次,以估算电影中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居所的面积、空间及摆设,起初尚算顺利,直至找寻墙纸款式,突然陷入樽颈位。
造景获悉电影不为人知一面
“根据电影的年份先用Google search缩窄范围,搜寻95至96年代嘅南美墙纸,揾唔到,结果扩大搜索年份至八十至九十年代,又加入英美等主要墙纸出产国,都系揾唔到,要靠关系问返电影美指前辈张叔平,先知道当时系用人手一笔一笔咁画上去,最终我要用电脑手绘临摹墙纸花色,印完再打磨造旧造咗出嚟,前前后后花咗一个月时间。”
近期他再次尝试模仿电影《胭脂扣》中十二少与如花抽鸦片烟的大厅环境,打造出一个1:12微缩场景,他同样在墙纸款式上遇上难题,几经翻查及询问参与拍摄的幕后拍摄人员,才知道当年由于成本及其他原因,墙上花色竟来自本港一款九十年代的包书纸,由美指逐张贴上墙身完成,至今已经失传,他只好透过电脑手绘方式临摹,“做呢样嘢嘅好处系手头上无工作嘅时候,微缩场景系一个好好嘅媒介去创造同试练,同埋可以了解一套电影背后更多嘢,呢啲唔会喺睇戏时知道。”
工作与兴趣抱同一原则:有尺做人先有分寸
受聘于电影电视或舞台的美指或场景设计均是受薪工作,但微缩造景很多时候是兴趣先行,别人觉得浪费时间及心血,他反以度尺计算场景比例作比喻,认为做模型也好,电影美术设计也好,必须透过细节营造出触动人心的画面,“每一样细节喺画面内𠮶一刻、𠮶一秒,如果触动唔到人心就冇㗎啦……所以把尺一定要有,因为有尺做人先有分寸,中间你点调动都好,但系基本原则唔应该改变。”
马家铭透露,现时舞台剧或电影场景加入大量CG特效(Computer Graphics),但部分场景设计仍然依靠模型作估量,“早年我曾经参与一套戏讲地下村庄,有啲类似九龙城寨,导演要求20日内搭建出地下村庄,有20几间房,仲有一个废弃货仓,结果要先整咗个纸样模型出嚟,唔系你估计唔到镜头穿插途经多个地点会发生咩事……如果冇一个实际比例或距离,就咁睇图或扩增实境AR,接触唔到就感觉唔到成个气氛系点。”他相信把场景做好,结合音响及灯光等不同效果,才能成就一个个经典场面,让观众一见难忘。
香港美指多年人才辈出 惟公众不了解幕后分工
香港多年来美指人才辈出,张叔平、文念中、叶锦添等早已蜚声国际,部分更获邀参与荷里活电影或在内地大型电视剧身居要职,但马家铭指一般人只认识艺员或导演等大岗位,对幕后人员分工所知不多,“我发觉同人讲做电影,唔讲做美术,啲人都系估做导演呀,通常呢啲讲法,证明大众对电影岗位唔系好清楚,来来去去演员、导演、摄影师,未见过有行外人好清楚咩叫美术指导,但系今次透过科艺节,介绍幕后工作人员背景或辛酸,都系一件好事。”
由香港舞台技术及设计人员协会今年首度主办科艺艺术节,配对14名舞台剧后“背后的人物”成6个组合,通过一连串工作坊及实验交流,共同探讨香港科艺的不同可行性,众人以丰富的幕后舞台经验,编作全新短篇作品,展示研究及创作成果。会场除了科艺演示,亦设立展览记录团队的创作实验过程,让观众窥探剧场创作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展览将于7月16至24日在西九文化区艺术公园自由空间大盒进行,有兴趣者可浏览官网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