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求助】调查指五成受访者目击性侵扮唔知 “怕受害者尴尬”

撰文: 郑秋婵
出版:更新:

在地铁车厢中,经常有女士被偷拍裙底等被性骚扰的事件。若你在旁,会怎样做?“当然会出声啦,吓走色魔!”纸上谈兵,或许够胆说得理直气壮。然而,关注妇女性暴力协会公布一项有关“旁观者对遇上性暴力事件的反应”的网上调查,发现竟然有半数受访者遇上这类性侵情况,当真做“旁观者”,没有为受害者提供任何协助。
适逢三八妇女节,关注妇女性暴力协会(下称协会)成立首间“480.0 性别 X 艺术空间”,480.0正是取谐音“性暴力点嚟”。机构举办“旁‧徨”展览,邀请文地猫、东尼电机、Hello Wong等六位艺术家,分别以男女不平等、受害人的心路历程、以及生活细节中的性别角色等角度探讨旁观者于性暴力中的角色,借机推广性别平等以及反性暴力,总干事王秀容希望向大众推广“旁观者责任教育”。

“旁‧徨”展览其中一位艺术家东尼电机及其作品“非礼Must视眼镜”。(机构提供)

半数人唔出声 原因:不肯定是否性侵、怕事主尴尬

机构在“旁‧徨”展览开幕礼上公布的“旁观者对遇上性暴力事件的反应”网上问卷调查,自今年的2月以来,透过Facebook共收集了200多份回复,当中有四成受访者曾目诸性暴力事件,七成半受访者曾听闻认识的人曾遭遇如非礼、偷拍、性骚扰和强奸等的性暴力事件,但当中有一半的受访者未有对受害人提供任何协助。他们的主要原因包括不肯定事件是否性侵犯、担心出声会令事主尴尬、不知协助方法等。

根据香港警务处颁布的罪案数字,2016年共接获71宗强奸案以及1019宗非礼案。而港铁每年均发生近200宗非礼案件及逾100宗偷拍裙底事件。不过,报案数字只是冰山一角,因有不少受害人不敢举报性侵犯事件,而目击者亦往往视而不见,变相纵容犯案者。

记者就事件采访了一位中学时期曾数次遭受非礼的受害人。二十多岁的梁小姐就是其中一个不敢作声的受害者。她忆述:“当时中二、三。有次搭巴士,车上很多人,我揹著钭揹袋,袋放在前方。然后发现有嘢哽住,我初初以为是书。但发现会郁,后来发现有只手伸入我的裙底。我很怕,然后马上按灯落车。又有次搭小巴,隔离有个男人突然拉开拉链打飞机(自慰),我又系好惊马上举手落车。”她说自己当时对性骚扰感到不知所措,因为中学接触的教育只是从生物学角度教分辨性器官,没有人教过她遇上这些情况时可以怎样做。

直至中六有次搭地铁,旁边的中年大叔张大姿势看报纸,借故以手肘磨蹭她的胸部,她缩开身体时,座位对面有人为她出声,她说:“当时对面座位有个貌似老师的先生为我出声,他说:‘你唔使惊,我睇到晒,可以帮你报警。’不过,我最后都系好惊地走咗。”她说自己后来反省,当时应该要多谢那位伸张正义的先生,作为受害人更加应该站出来说话。“其实有人肯帮我开声已经好好。好似之前几次咁,非礼得自己一个feel到,其实唔会敢出声,因为得自己知,怕开口冇人帮手证明就好尴尬。”

不过,为什么多次遭遇都没有想过报警?她说:“会觉得报警好麻烦,告佢唔入。都唔知点解有呢种意识。系到后来听闻有个大学成绩不俗的中学同学因为非礼罪被捉,才知道原来可以告得入。”

关注妇女性暴力协会总干事王秀容。(郑秋婵摄)

协会指现行《性别歧视条例》的保障范围不足,认为应把港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纳入管辖范围,堵截日益严重的性侵事件。协会又建议扩大平机会的研究及教育工作范围,了解性别歧视及性骚扰的趋势,包括研究港铁的非礼及偷拍裙底情况,借此引起社会关注。但平机会回应指公共交通工具的人流较多,发生性侵犯事件时,警方较难执法,犯案者往往在事发后已随即逃离,故暂不考虑把港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性骚扰情况纳入保障范围。

旁观者责任教育 如何“出声”先至好?

协会总干事王秀容指“旁观者责任教育”旨在让大众学会留意身边的性暴力、性骚扰等事件,更重要是学会如何出声,“如在搭地铁时发现旁边有人遭偷拍,如果怕受害人尴尬,可以(学习)行埋去问‘小姐有咩帮到你?’这类技巧。”机构还举办模拟工作坊,模拟诸如在地铁和学校遇到性侵事件时,旁观者可以如何介入。王秀容指望是次展览能唤醒社区对性暴力的关注。她说,如果遇到性暴力的人,其实会有些“症状”,“可能最近突然变得沉默、怕人、甚至留在家,与人触碰会有很大的反应,这些都可能都是遇过性暴力事件的反应。”

旁观者责任教育,其实是预防性暴力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偏偏在香港,性教育仍未纳入正规的课桯,“目前为止,政府一毫子都冇畀,只给一些(家暴的)支援服务,在预防教育是无做过的。”王秀容认为政府应给予民间团体更多资源举办反性暴力的活动。

关注妇女性暴力协会的模拟车厢性侵犯工作坊。(陈焯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