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港产复活节公仔看旧香港 玩具收藏家:八、九十后更恋殖民情怀

撰文: 莫家文
出版:更新:

人长大后,身边的人与事都逝去不返,回忆只能寄托在旧物中缅怀过去。见证六、七十年代制造业黄金期的玩具收藏家刘任辉(Ricky),近年专注在深水埗租舖展出及买卖旧物玩具,让同好者有聚脚点鉴赏,其间经历社会运动及新冠疫情,见过“做几十年人第一次见成条鸭寮街疏疏落落”,店内人流只剩下十分之一,同时看到新生代在政府加速去殖化后,更加开始关注殖民时期产物,店内“made in HK”复活节宗教公仔、十字架、旧年历成为八、九十后复活节假期打卡朝圣地,重新回味那段动人时光。

旧物收藏、出书、快闪展览到创业开店

现年50多岁的玩具收藏家刘任辉,90年代从英国留学毕业返港从事艺术及设计教育工作时,便开始收集港产塑胶玩具,其后结集成书公诸同好,2017年先在深水埗黄竹街开快闪展览,其后发现喜爱旧物的人客越来越多,同年便在南昌街一处绳线厂旧舖开设第一间旧物商店“店小二”,供客人寄卖或公开展出个人收藏品,至前年暑假再搬至南昌街600呎的现址开设“雅俗共想”,店内藏品多达逾万个,由七、八十年代铁皮玩具、贺年塑胶糖果盒、新年广告月历牌、旧式四方电视箱、旧杂志书刊海报,凸玻璃圆盘挂钟,以至各式各样的旧瓷器饰物,种类包罗万有。

复活节假期间,店内游人不绝,一个接一个向Ricky询问产物的年份与出处,当中逾六成以上均为年轻情侣或拍摄打卡的八、九十后年轻人,刘任辉均来者不拒,店内展出的物品只要不是脆弱纸品或已破损物件,刘任辉均容许客人拆袋细阅,1963年注明香港复活节红日的日本收音机厂年历、港产宗教十字架、以及电视节目表中标示着当年复活节大电影的绝版电视书刊,成为搜寻昔日复活节的特备活动。

政府去殖民地化,夹硬抽起晒啲嘢,更加激发多咗后生仔去想揾返𠵱啲嘢出嚟,唔想昔日𠵱类集体回忆被遗忘。
雅俗共想店主刘任辉

经历零售黑暗时期 相信最坏时间已过

“深水埗区近年多咗好多文青cafe,明显多咗好多后生仔有兴趣入嚟睇,𠵱家超过一半人客系新生代,佢哋想入嚟睇下,佢哋会话殖民时代政府信封原来咁靓,有啲更加会即场买。”他认为没有经历过殖民时代的年轻人反而更加恋殖,主要与政治大气候有关,“政府去殖民地化,夹硬抽起晒啲嘢,更加激发多咗后生仔去想揾返𠵱啲嘢出嚟,唔想昔日𠵱类集体回忆被遗忘。”

人流畅旺的背后,刘任辉与其他商店一样,曾挨过一段黑暗时期,他指开店刚好接连经历社会运动及新冠疫情,最差的日子是今年初第五波疫情袭来,大部分人均留家不外出,人流亦因此激减至十分之一,“去过鸭寮街就知,冇人就系最弊的时间 ,做几十年人第一次见成条鸭寮街疏疏落落,好多舖头都唔开,仲衰过射催泪弹𠮶阵,起码有人喺度照笃鱼蛋。”但他相信随着政府消费券,疫情放缓、巿民心境等因素,最坏时间已经过去,“封关后冇咗三成内地客,三成外国游客,我同自己讲咁样都唔死就要做落去。”他苦笑。

去过鸭寮街就知,冇人就系最弊的时间 ,做几十年人第一次见成条鸭寮街疏疏落落,好多舖头都唔开,仲衰过射催泪弹𠮶阵,起码有人喺度照笃鱼蛋。
雅俗共想店主刘任辉
+2

后人委托店主寻物 寻回昔日时光

回想自己将喜好变成人生事业,刘任辉感恩在观塘公共屋邨长大的日子,见证父母在六十年代制造业黄金期在家中穿胶花赚取收入,自此对“made in HK”塑胶公仔产生情意结,至今他的港产胶玩具收藏品超过300种,例如耶稣、牧羊人、圣母等标志着复活节的宗教塑胶公仔,亦有昔日士多透过“潜纸仔”得来的胶兵、胶剑等换来奖品,时至今日,他亦不再局限于展出或买卖,更多是“代人寻物”,例如曾有一名顾客到来留下联络方式,希望刘任辉代为寻找七十年代红鸡餐厅的相关物品,声称当年该餐厅是其祖父开设,希望找到相关旧物以作保存,缅怀上一辈事业的艰辛奋斗;亦有顾客希望他寻回八十年代某一款的木制象棋,以唤醒患脑退化症的父亲回忆,缓减脑细胞衰退。

店内木梯墙上贴满密密麻麻的便利贴,纸上留低不同客人的联络电话及代寻物品,耳边忽又响起《似水流年》音乐。“我怀念,怀念往年,外貌早改变,处境都变,情怀未变。”留下便只有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