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50年前港有超前卫游乐场 美建筑师:香港比美国更开放!

撰文: 投稿
出版:更新:

香港的游乐场,近年被人诟病为千篇一律,为了“过度”保护儿童安全牺牲趣味。近日民间团体筹办一次社区艺术活动之时,竟然意外地发现50年前,葵涌原来曾经出现极度前卫和实验性、却趣味盎然的游乐场,可惜这个游乐场大部分资料已不可考,正待各位一起分享相关资料。
撰文:城市创作实验室创办人 黄宇轩

50年前位于石篱的前卫游乐场 (从“青涌生活节”现场翻拍)

如何发现不为人知的前卫游乐场

2月25日创不同(MaD)跟葵涌区议会在西九文化区合办《青涌生活节》,用不同创意形式,展现葵涌和青衣的社区文化。其中参加者都对其中四张展出照片啧啧称奇。那是樊乐怡在寻找以前葵涌的华达片场的踪影时,遇上的意外收获。

她到新闻处的影像图书馆查年报中的彩色照片。“我逐年翻。翻到1969年,看到六张奇异的游乐场照片,色彩斑斓,我惊觉,其中一张游乐场照片的右下角,就是我寻觅已久的华达片场,那即是说,这个游乐场是位于葵涌的。”

从葵青到华达片场,再到香港年报,从事艺术的樊乐怡遇上了这个鲜有听闻过的艺术游乐场。熟知葵涌地理和建筑的她,稍为搜寻后,发现网上几无关于这游乐场的资料,知道这可能是个大发现。

50年前位于石篱的前卫游乐场 (来源:Playgroundology)

设施无法归类成滑梯秋千  反而更像雕塑
 
几张照片,带来了一条线索:在人人都抱怨游乐场设施愈来愈倒退的今天,旧日游乐场除了怀旧讨论区时时见到的款式外,香港游乐空间,原来有过非常另类的一页,而那看来也是香港艺术史和艺术空间史上重要的一页。照片上看到这个游乐场其中四种大型玩乐设施,都很难归类为滑梯、 秋千等,它们更像大型的现代雕塑,有抽象的、有简约的、有像超现实主义作品、有的甚至像后现代设计。除了罕见的雕塑状设计,游乐场背后的山坡还被当成画布,漆上简约抽象的图样。这个“雕塑游乐场”的布局,显然充满艺术构思。

原来它的设计者,正是一位热心艺术教育、曾经在香港工作的美国艺术家。樊乐怡指出:“照片仅有的文字解说,提到它位处石篱徙置屋邨,在1969年建成时,是在亚洲唯一有、该类型的游乐场,由美国艺术家Paul Selinger所造,当时的皇家赛马会捐了$15万元建成……网上暂时可找到的资料,也大概是这些。”年报上的资料也说明,Paul Selinger将香港视为第一站,更希望这个前所未有的游乐场, 还可在别的地方继续出现,他希望当中的建设,既是可被观赏的雕塑作品,也是可让人游玩的新类型设施。

50年前位于石篱的前卫游乐场 (从“青涌生活节”现场翻拍)

由美国艺术家设计   香港给他“艺术自由实现意念”
 
“在网上和社区历史中,差不多没有关于它的资料。原来香港有过这样前卫的游乐场,跟当时欧美一些风潮同步。”樊乐怡发现全球知名、研究游乐场设计、并视游乐场研究为新型社会科学的博客Playgroundology,曾在其网站谈及这公园。对方是在英国国家档案管遇上相关资料,故从资料只知道其地点为“殖民九龙”。Playgroundology得到的资料比樊乐怡遇上的更少,研究当然没下文。见到对方征求更多相关讯息,她亦把偶然找到的资料都跟这位专家分享。

50年前位于石篱的前卫游乐场 (从“青涌生活节”现场翻拍)

“暂时可进一步找到的资料不多,其中,那位艺术家(Paul Selinger)回到美国后,曾写过一封信给一本叫Rotarian的杂志,行文中对在香港建的游乐场十分自豪,还批评美国不够香港开放。”Selinger在这封题为《美国游乐场:有限的视野》的信中这样写:“作为一个刚好在香港居住和工作过的美国人,我有机会在石篱实践我的设计意念,我怀疑,在美国这就不可能实现。我回来后跟在顶尖美国建筑行的园景建筑师谈过,就更确信是如此。他们抱怨要不断倒出模华而不实的设计去满足欠缺视野的市政官员。我的意念可在香港被证明是成功的,因为我被给予艺术自由,去将它们实现。……我回来(三藩市湾区) 后发现与公园和公务相关的官员、还有建筑师,只会在现成的目录中选一些不同颜色、但同款的设施放在游乐场里……要说服决策者设计游乐场时,想像力是重要的,才可让情况改变。”

香港游乐场作为全球战后建筑风潮的一页

为了让更多人理解这种曾足以教香港自豪的想像力,樊乐怡开始一个小型研究计划,正式研究这个香港有过、近乎难以置信的游乐场:“因为初步找到的资料太少,下一步,我想访问石篱的街坊、房署、区议员、Paul Selinger在香港工作时遇上过的人和机构,甚至他的家人。”

仅有的资料显示,2015年底才离世的Paul Selinger,1961年起在香港大学任教艺术,1969年落实了这个前卫游乐场的构想不久,就返回美国。今天重寻这个游乐场的资料,除了追寻香港有过的“奇迹”,慨叹这个城市将近50年前有过的前卫空间今天不复再,和倡议建设更有创意的公共游乐场外,也是重现全球现代游乐场史里的一小块拼图。

50年前位于石篱的前卫游乐场 (来源:Playgroundolgy)

二战后欧美进步而创新的年轻建筑学生和艺术家,都踊跃投身公共事业,为人民服务,促成了大量前卫和异想天开的设计被落实在公共建筑中,特别是公共房屋、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的设计,当中游乐场就是特别具实验性的一页。许多“粗犷主义”的先锋游乐场应运而生,至今还让世人著迷。只是没想到,香港的徙置屋邨,也有过以抽象雕塑为主题的游乐场,在1969年就已接上过前卫游乐场的历史。

(如认识任何人用过这游乐场,或有任何跟这游乐场相关的资料,可联络樊乐怡,支持她继续研究这前卫游乐场的计划:helen@lokbi.com )

参考资料:
青涌生活节(创不同)
Playgroundology
Playground Project
http://hyperallergic.com/295172/the-forgotten-artistic-playgrounds-of-the-20th-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