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标志一定系蓝男红女?原来经历多代变迁 新商场款式好易认错

撰文: 非凡出版
出版:更新:

论香港数量最多的公共建筑,公厕可算榜上有名,合共八百多所遍布全港。昔日香港卫生技术有限,第一个公厕位于中西区的繁闹街道之下,而现在为了方便管理,很多时与垃圾站结合,纵使它们隐藏在不知名角落,周边街道总是充斥着“Toilet 公厕”的指示牌,它们之所以看似一般交通指示牌,原来是因为昔日英国道路研究所的一个决定。
(以下内容节录自《志同道合──香港标牌探索》)

源于马路的洗手间标志

自五十年代起,英国的汽车价格变得亲民而开始普及,当年中央政府意识到要尽最大努力规划同修建快速公路,以解决将来迅速增长的车流量,他们亦同时积极审视那些杂乱无章、由多个部门各自负责设立的“标识系统”以及“交通标志”,务求以统一的设计语言来确保速度提升了的道路可以安全畅通,这可算是英国“标识系统”走向现代化的重要转捩点,当中“Toilet 公厕”标牌就是其中一例。看似一般“方向型交通标牌”的他,最早在1957 年已经被编入英国的交通标志规例 (Traffic Signs Regulation 1957 )里,不过仅是公厕,当时就有多个说法,包括“Public Lavatory”、“Public Urinal”、“Public Conveniencies”、“Ladies”、“Gentlemen”、“Men”及“Women”。

时至1963 年,英国政府发表交通标志委员会报告(Report of Traffic Signs Committee),又称禾贝斯报告(Worboys Report),再三强调设计“公厕指示牌”理应是地方政府的责任,本来就不属于中央交通条例所管制的范畴,但地方政府为了减少行人在路边以及相邻的土地大小二便,纷纷要求禾贝斯将“厕所”纳入路牌设计研究之列,禾贝斯亦认同司机和行人有需要清楚知道厕所的去向,使得旅程更加便利,于是“公厕标志”继续成为交通标志系统的一部分,并以现代化路牌的姿态见人。

红男绿女如厕去

由于当时尚未有一个国际共同认可的“公厕标志”(No internationally known symbol is available),禾贝斯于是统一用“Toilet”一词表示公厕,认为游客和本地居民看到会一目了然。与此同时,禾贝斯亦为男女厕设计独立标志,颜色为“男红女蓝”,与现代认知完全相反。禾贝斯并无解释用色的个中原因,笔者猜测或许是因为红色代表男士的雄心壮志,蓝色代表女士的优雅形象?虽然香港的公厕指示牌一般只是写有中英文字,不附带男女公仔,但禾贝斯的设计似乎影响了部分公共屋邨及设施的标牌设计,例如石硖尾邨的男厕图标用了红色,女厕用了蓝绿色,兆康商场以及豪华戏院等旧式商业建筑都使用了红色的男厕标志。另外,笔者收藏的一个八十年代的“洗手间”灯箱,据说是八十年代一间茶楼的指示牌样板,颜色为“红男绿女”,这正好是个意味着衣着优雅的中文成语,予人深刻印象。

柴人洗手间标志

汽车普及同时亦为铁路系统带来冲击。1948年英国多间铁路公司收归国有,并合组为英国铁路公司(British Railway),但到了六十年代因为不敌汽车的廉价便捷而日渐衰落。为了革新形象,中央政府在1943 年设立的跨界别设计研究单位—Design Research Unit被委托为该公司设计新的品牌形象,相关守则在1965 年推出首版,内容涵盖标识系统乃至车身外观,其中一样重要突破是推出线条简单的修腰火柴人男女厕公仔,而不再是完整人像或头像,现在香港的旧商场、九龙寨城公园等地都可以找到类似的设计。

+1

Toilet与WC

不过现时英国最新的路牌已经将“Toilet”简化成“WC”(Water Closet的简称),很可能因为男女厕一般会同时设立,所以在路牌上显示男女厕显得多余,另外WC亦方便放置在油站以及旅游等资讯牌上。此外若果有提供“畅通易达洗手间”(Accessible Toilet) 的话,路牌会同时标注“轮椅标志”。另一方面,港英两地的“公厕指示牌”亦有颜色上的差别,英国是“黑框白底”,而香港则有“蓝框白底”及“白框蓝底”两款,基本上沿用英国昔日只写有“Toilet”的款式。

标志功能应优先于美感

近年有不少商场在进行翻新工程之际,以革新自家品牌为由,倾向使用跟社区和商场现况毫无关系的外文作为商场的新名称,而指示牌和包括洗手间的设施标志亦重新设计,造型千变万化,以营造出“与众不同”的感觉。

但每个商场拥有不同的标志款式,却对顾客造成困扰。有一次笔者接受一间报社访问,话题围绕着社交平台上一则投诉文章,有网民指将军澳某商场洗手间标志的造型“华而不实”,男女图案分别不大,如不仔细看清楚门外标志,容易发生尴尬情况。

将军澳某商场洗手间标志,女厕标志特征不明显。(《志同道合──香港标牌探索》授权使用)

报导中的一位受访者指商场喜欢只加一点和上下三角形代表男女厕,心急起来较容易搅乱。虽然他认为加上文字会比较好,但亦理解商场要顾及设计,市民应小心看清楚标志。另一位受访者因每个商场的标志都不同,有时也会觉得难以分辨。以上两点让笔者即时想到本地例子,在美孚某商场,洗手间标志的头部过细,远看似是一对上下三角箭嘴,以为指示升降机的位置;而太古某商场则使用身体侧面作为标志,这种做法并不常见,加上男女特征不明显,需要时间才能理解其意,更不用说那个不符合法例规定、手脚合并的残疾人士标志。

洗手间设立的原意是便利顾客,若然为了“标奇立异”而让用家左猜右猜,岂不是本末倒置?若然要进一步推动“无障碍空间”,政府或许可以效法日本,针对指示牌标志提出指引,列出社区中较为重要的公共设施,并建议设计师尽量跟随国际标准而不作大修改。

观塘APM指示牌,让人一目了然的国际标准洗手间标志。(《志同道合──香港标牌探索》授权使用)

上述报导的那个商场最后提出折衷方法,有关洗手间门上的标志换上两种易于区别的颜色,接下来亦会于门上加设简洁、明晰的标示,避免再有网民提及的情况发生。

书名:《志同道合──香港标牌探索》
作者:吴思扬

【本文获“非凡出版”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