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台港游行】 历伞运声援反修例 发起人江旻谚:港人好齐整

撰文: 黄廸雯 鲁嘉裕
出版:更新:

台湾周日(29日)举行“撑香港、反极权”台港大游行,游行其中一个主办单位“台湾公民阵线”发言人江旻谚,担当连系港、台社运界的重要角色。江旻谚于2014年来港读大学,经历过雨伞运动,至毕业回台后担任组织发起人声援香港。他比较两场运动,认为香港人经过参选议员被DQ、梁天琦被判暴动、占中九子判刑等事件,港人已成“共同体”,认为今次“无大台”、“不割席”是运动策略的进步。江旻谚又指反修例运动为台湾人带来启发,因台港正共同面对中国威权扩张问题,希望运动力量会在台湾会持续下去。

江旻谚于2014年来港读大学,经历过雨伞运动,至毕业回台后担任组织发起人声援香港。(黄廸雯摄)

自反修例风波以来,台湾亦有不少人关注香港情况,6月有在台港人发起连署“香港在台学生及毕业生反对逃犯条例关注组”声援香港,举办了过万人参与的616集会,至今次929游行为台湾第二次大规模反修例活动。而为何身为台湾人的江旻谚,会成为今次声援香港反修例的核心人物之一?

早于2014年8月,江旻谚获香港大学全额奖学金来港修读经济学系,他坦言之前对香港完全不熟悉,从没有阅读香港新闻,即使到港后,亦没有想过要学广东话,“对香港的想法,是一般台湾学生到香港读书的目标:入ibank、希望在大中华金融圈内有地位”,甚至觉得香港好像没有甚么政治事件。但随后他却见证一次令他完全改观的经历,就是同年9月的雨伞运动。

经历雨伞“割席”与反修例“无大台”

江旻谚当时于港大《学苑》任副总编辑,身处示威现场,他笑称当年完全听不明广东话,不知道前线在计划甚么,别人在搬铁马,自己只能在旁跟著别人做,大台的讲话只能从网上翻译了解,感觉自己像“旁观者”;其后他才翻看了解香港过去的历史及社运背景,包括六七暴动、九七回归、中英联合声明等。

他指,当年雨伞运动有泛民主派、本土派带领,与今次反修例“无大台”大为不同。江旻谚认为,当年有示威者认为“大台”始终有政党利益,会因此指责“大台”不能代表全部声音。江指台湾社运一向没有政党参与,只会由民间团体、公民团体发起,因此不会指责“大台”或政党,像“太阳花学运”的时候有两批群众分别占领立法院及行政院,其后行政院的人占领行政院,立法院外的“和平与非暴力”的民众指责对方,并与对方“割席”。

中共打压   港人成“共同体”

江旻谚表示,对比两场运动最大的分别,是明显看到今次香港人“好齐整”。江指当年雨伞运动时有争执,包括“和理非”跟“勇武派”的争执、本土派及泛民主派的“割席”以及老人家、年轻人之间的吵架,但今次即使争执后,仍能短时间内达成共识,决定下一步行动,大家都显示“不割席”的决心。之后更有民主派议员如邝俊宇、许智峰走到前线斥责警方,江认为这些举动都很重要,是说明不会“割席”,“今次大家嘅声音好齐整,成为共同体”。

至于为何会有这样的改变,江认为5年来中共打压让港人“站在同一条船上”,江指16年到17年的香港,梁天琦参选、香港众志成立、泛民主派说要“内部自决”,当年一切的打压还没下来,所有思潮都风云四起,香港人仍热烈将想法讨论出来。但随后发生梁天琦、香港众志等成员参选被“DQ”、铜锣湾书店事件、占中九子被判刑等,其中梁天琦被判暴动罪一事,江认为是对香港法治核心精神的沉重打撃,香港人共同经历过这些东西,“大家都是承受同一样的代价”,认为策略上转变是运动中好的变化及进步。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