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花车】变身点心车、大红花轿 轮椅人士:邀请健全人士试坐
日常的轮椅外观总是黑沉沉,顶多椅背靠垫印上简单图案,不过,只需稍经过装饰,轮椅都可变身大型花车,以“点心车”、“大红花轿”等姿态上街跟市民“打招呼”。一群轮椅使用者近日设计花车,再在健全义工帮忙下将构思化成实物,更于本周六(19日)在中环举办的“花辘 Look 嘉年华”中巡游一番,希望打破社会大众对轮椅的想像框架。摄影:洪嘉徽
“其实我真的很喜欢买衣服、打扮自己!”画上腮红眼影、明显经悉心装扮的路向四肢伤残人士协会(下称路向)主席严楚碧坐在轮椅上,以轻快的语气,肯定轮椅人士同样有“贪靓”需要。虽行动不便未夺去“打扮”兴趣,严楚碧甚至试过买下紫色、粉红色,各种不同款式的轮椅。
不过,她很快便发现轮椅颜色会限制衣服配搭。她说:“就如鞋一样,买一对红色鞋可能很漂亮,但你想穿绿色外套时就不搭了,变相那双红鞋你会很少穿。”然而,这并未打消她装饰轮椅的念头,反令她转向小型配件装饰着手,例如装在轮椅上的粉红色前轮。
轮椅人士眼中,轮椅或许是一种代步工具,甚至是可作装饰的车辆,不过在“行得走得”健全人士眼中,这工具跟“伤残”二字好像脱不了关系。她说:“很多人一见到轮椅就认为是禁忌,会拒绝坐在轮椅上,认为这是诅咒他失去活动能力,说‘我不会碰这些东西,与我无关’。”严楚碧说,最初也想过,一群轮椅人士坐在抢眼的花车上在大街游走,会否惹来途人异样目光,但转念一想:“为何不可?”
正因大众对轮椅仍有偏见、视之为“大吉利是”禁忌,严楚碧更希望身体力行,向市民宣扬轮椅不一定是伤残人士才使用,甚至邀请健全人士试着坐到轮椅上,“我们想告诉大家轮椅只是一件工具,未来或会变得很有型,甚至令你见到也想坐在上面!”
巡游使用的花车皆由轮椅人士构思设计,虽说可让他们发挥创意,但要找出可配合轮椅的可行设计并不简单。她说:“我最初想过打扮成爆谷,即是自己成为一粒爆谷,但后来想不到如何量度外围尺寸,又要想用甚么物料,就否决了。”严楚碧忆述,当初不少构思都胎死腹中,但和路向的职员多番研究后,终构思出流动点心车、咖啡车等设计。
另一名路向会员苏永通(阿通)也有参与花车巡游。阿通笑着介绍起他的花车——流动咖啡车。他说,灵感来自旧香港“走鬼档”,并打算在巡游时跟途人互动。
访问当日,健全义工正忙着完成用木板组装的花车,流动咖啡车亦已半成型,但整个制作过程仍不容易。在旁的阿通,不时和义工商讨着该如何组装,皆因通过了构思阶段,仍有不少技术问题需解决。
“因为花车装置是外加在轮椅上,不是在一个有四个辘的木板上,所以要先想清楚,不然到时令车有损毁就麻烦了。”阿通续说,每架花车设计均不同,要将各具特色装置固定轮椅上,是难题之一,加上轮椅是参加者日常需使用工具,平时驾驶着半成品外出会造成不便,故要想出活动当日可以简单装上轮椅的设计,亦令他们大感头痛。然而,乐观的他笑说:“幸好我不是坐在手推轮椅上,我的电动轮椅有较好承托,可以造出结构较大装置。”
花尽心思,近日他们一辆“贴地”花车终于大功告成,而阿通说,这一切只是为了拉近轮椅人士和社会的距离,证明一件事,“坐轮椅可能是个不幸或意外,但在这之后,生活其实可有很多色彩。”
除流动咖啡车,还有纸制气球屋。这气球屋由另一路向会员陈嘉敏设计,她参考动画电影剧情而构想出来。虽纸制气球屋看上去比其他木制的花车简单很多,但要克服的难题仍有不少,她说:“要设计到在大风时,花车不会被吹散、能否被固定好,因为他们的(木制)车会比较稳固,万一大风、下雨,我的情况也会挺糟糕。”
虽说是难题,但嘉敏说起自己的花车时仍笑意盈盈,她说希望大家见到她的花车时,会露出笑容:“对我来说很简单,见到大家开心,自己也会开心。”失去行动能力,不代表梦想、怏乐亦会随之消失,嘉敏续道:“这一个设计不是为造而造,而是希望将在轮椅上的想法带给大家认识,原来美观之余,也以有欢乐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