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舖短租一】深水埗吉舖逾5% 不如短期借予社企NGO达三赢
香港人常言“土地问题”,但原来闲置空间到处都是,除了棕地、废校,还有吉舖。最近社区设计工作室“One Bite Social”发起为业主和有需要人士配对的“壹屋计划”,到底吉舖问题有多严重,又有多少人正在寻觅生存的空间?
深水埗吉舖达6% 铜锣湾12.1%
走进深水埗东南面,在那些皮革舖、钮扣店和布行之间,总有些舖长期落闸。单是大南街和基隆街一带,794间地舖中就有46间空置,闲置率约5.8%,当区地产经纪梁先生亦估计每20间舖就有1间空置。这情况不是深水埗独有,据美联工商舖资料研究部及美联旺舖,今年7月旺角有254间吉舖,空置率达7%,铜锣湾则有129间吉舖,空置率达12.1%。
美联旺舖营业董事何汉明解释,2015年内地自由行由“一签多行”转为“一签一行”后,内地客群少了,不少店舖结业,业主一时不愿降租,形成吉舖。
至于深水埗,当区另一经纪杨小姐指,区内亦有业主不愿降价,租户亦觉得舖租应回落,彼此谈不妥导致舖位丢空。经纪梁先生则指:“有些大机构持有的,租出要办很多手续,打工那些不会冒险,怕批了给不好的租客会给上头骂。”而本身做布行、钮扣的业主则较保守,早两年会希望租给同业,不想店面变得太多,又会看对方有没有做生意的经验,“他们会问我,那些年轻人有没有能力的?是否玩玩吓?最后见都不肯见。”梁先生说。
但他说这半年业主大概也怕继续丢空没有收入,改变了心态,“交到3、4个月按金就算。”也愿意租给年轻人做创意皮革、咖啡店,“他们见附近转了型后很快就租到出去。”
业主免费借出舖位 望令街道复活
虽然如此,区内仍有部份舖位丢空了半年至一年。与此同时,却有不少初创企业和NGO缺乏空间。社区设计工作室One Bite Social看到这情形,就想到连结业主和有需要的团体,善用闲置资源,刚好一个朋友的家族拥有大南街一个吉舖,他们就和她商量借出舖位3星期,每天由不同组织进驻,变身快闪店。
借出地舖的Jackaline说,“舖位丢空了大半年,零散地有些人问,工作室、理发店都有,但最后都不了了之。”她很认同One Bite Social的理念,也希望这条街恢复活力,“我在深水埗住了很多年,近年这条街愈来愈静,好像被人遗忘了。”在该区经营皮革店的邓小姐更说:“愈多吉舖就愈静,愈静生意就愈差,吉舖就愈多,要想办法做旺条街。”
短租店带旺人流 K11设pop up区7年
做旺条街,或许正可以靠快闪店。尖沙咀K11商场7年前开业时就划出逾6000多平方呎,以“零底租”租予7、8个本地设计师及年轻创业者,该公司曾表示特色商户有助带旺人流,最近他们还引入韩式雪糕店,开张当天引来千人排队购买。
带旺人流之余,快闪店将吉舖大门打开,也方便潜在租客视察环境,有助店舖租出。而且美联旺舖营业董事何汉明指:“说就说短租,其实只是一张借用合约,虽然租金较低,但不会影响舖位市价。”短租或短借,可会是吉舖问题的曙光?
现时坊间的短租舖主要用作散货场,除此之外,吉舖还可以变成什么模样?短租或短借,又是否能成为初创企业和NGO的出路?
详看【吉舖短租二】网店都要实体舖?“过期”食物超市:长者不懂上网和【吉舖短租三】NGO快闪一日 街坊为街坊影相:我哋只想有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