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揭术后用鸦片类药物增再入院及死亡率 倡考虑用其他药物替代
目前做毕手术后,医生或会向中度至重度疼痛患者处方鸦片类镇痛药物,惟有指使用相关药物或会增加患者术后再求诊、死亡等不良反应风险。港大医学院分析2000年至2020年近20年的数据,发现如出院时获处方有鸦片类药物的患者,到急诊室求诊率达12.6%,较无处方者多四个百分点;而有处方鸦片类药物患者的死亡率,亦会较无处方的患者多零点六个百分点。研究结果现已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英国麻醉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港大医学院院外科学系教授梁熊显表示,尽管鸦片类药物有不良影响,鸦片类药物仍可被考虑为大手术出院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的选择,建议患者应与临床医生讨论鸦片类药物使用的相关问题。港大医学院麻醉学系教授张志伟补充,医生和患者应考虑采用非鸦片类镇痛药和区域阻滞的多模式镇痛作为控制术后疼痛的替代方案。
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CDC)的鸦片类药物处方临床实践指引建议,对手术后中度至重度疼痛患者处方鸦片类镇痛药物,惟手术后患者出院时使用鸦片类药物或会增加患者再次入院及死亡风险。
港大医学院分析2000年至2020年近20年共438,128名病人电子健康数据,作回顾性队列研究,当中在所有接受手术的患者中,32,932 名患者(7.52%)出院时处方了鸦片类药物,405,196 名患者(92.48%)出院时未有获处方鸦片类药物。
研究发现,手术后患者出院时使用鸦片类药物或会增加患者再次入院及死亡风险,发现如出院时获处方有鸦片类药物的患者,到急诊室求诊率达12.6%,较无处方者多四个百分点;而有处方鸦片类药物的患者的死亡率,亦会较无处方的患者多零点六个百分点。另外,术后使用鸦片类药物亦容易令患者依赖,变相持续使用鸦片类药物。
研究团队成员之一、港⼤医学院药理及药剂学系名誉助理教授黄竞浩表示,研究结果显示了,病人在出院后的疼痛管理需考虑鸦片类药物带来的影响。患者术后使用鸦片类药物会增加其使用医疗服务的机会,和临床表现恶化,均证明应该改善鸦片类药物的使用情况。
不过,同样为研究成员的港大医学院院外科学系教授梁熊显表示,尽管鸦片类药物有不良影响,鸦片类药物仍可被考虑为大手术出院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的选择,建议患者应与临床医生讨论鸦片类药物使用的相关问题,以探索替代性疼痛管理方法及适当调整术后的后续安排。
他续指,为减轻鸦片类药物依赖或成瘾的风险,患者可以考虑其他疼痛管理策略,例如使用非鸦片类止痛药、物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并与医生讨论协同制定一项权衡利弊的方案。
港大医学院麻醉学系教授张志伟则补充,医生和患者应考虑采用非鸦片类镇痛药和区域阻滞的多模式镇痛作为控制术后疼痛的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