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基金”资助企业研发系统 收集驾驶者数据 冀减少意外
近年的士意外引起关注,有不同企业以及学院研究以科技减低意外发生。2019年施政报告宣布成立“智慧交通基金”,2021年3月底接受申请,资助本地机构或企业进行创新科技研究和应用,以便利出行、提升道路网络或路面使用效率和改善驾驶安全。
有企业在基金下研发应用程式以及T-box收集的士驾驶数据, 让的士司机和车队可以检视驾驶行为,并作出改善以减低车祸发生的可能性。
TAXIECO公司推出车队管理系统 收集驾驶者数据分析意外成因
TAXIECO公司获“智慧交通基金”今年批出1,125万元,推出为期18个月的项目,研发了“运用广义线性模型及机器学习开发一套分析车辆使用、驾驶行为与交通意外之间关联性的系统”,并应用于的士车队。该系统是透过安装在车上的车载联网设备,收集驾驶数据如急加速、急慢速、急刹、超速、驾驶时间、驾驶里数等数据,再分析相关数据看看司机会否有可能造成交通意外及其成因,其后再将相关报告交予车队管理人,提升管理质素。
TAXIECO首席执行官刘秋生表示,研发系统的原因是香港交通意外中的士牵涉个案较为多,但相关具数据性以及科学性的研究较少,加上的士服务具改善空间,因此推出系统以加强道路安全,“知道边啲司机驾驶习惯不良,及早去改善。”他指,现时系统已应用在部分车队,目前已有2,400部的士装有系统,期望在今年年底可以有3,000部的士设有系统。他指,系统主要使用对象为车队管理人,在研究制造过程发现,车队管理人都想提升服务质素,惟未有一个具数据的系统可供参考, 可见系统有效提升管理效能,受市场接受。
冀今年底增至3000部的士安装
他提到,保险公司对车辆的保费通常是逐年增加,现与一间保险公司合作,根据系统数据实施“可加可减” 机制,可见保险业界对系统持接受态度。他称,未来目标是希望触及率可达两万至五万部车辆,除了的士车队外亦应用在其他公共车辆上,因此正兴建一个更大的系统。
刘秋生提到,企业以往都渴望尽快推出产品,所以倾向进行应用研究,在申请是次基金时,在职员指导之下进行更多技术、理论研究,令整个计划变得更扎实,“明白到做呢件事嘅初心,技术系点样嚟嘅,重新返转头谂我哋啲技术点解要做到咁样,有无更加好嘅技术?令成件事更加扎实。”
“HK Safe Driver安全驾驶计划” 以手机程式收集数据
除了以车队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系统外,亦有公司研发以的士司机为主要使用者的手机应用程式。灏宏发展有限公司获基金批出116万元,为期18个月研发的“HK Safe Driver安全驾驶计划”,就是透过手机应用程式就可侦察到司机急加速、急刹车、转弯过急等三个数据,再给车主评分,让司机知道自己的驾驶表现。
理工大学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专任导师张子聪表示,一般驾驶者可能会主观地认为自己驾驶技术良好,但应用程式能为司机提供客观数据。现时市面上有应用程式会在司机急停时发出警报,但他认为,发出即时的警报有机会令司机分心,每日发出报告反而能让司机作出检视。
灏宏发展创办人唐至宏表示,方便安装是计划的一大优势,司机只需开启应用程式就可以收集到数据,无需再安装其他硬件。他表示,期望相关数据能为保险业界提供参考指标,比仅使用车辆状况和车主的索赔历史更有效。他指,现正不断地改善应用程式,希望能让数据变得更加准确,未来希望校巴、政府部门车辆等亦可以使用应用程式提升道路安全。
基金目前资助39个计划
“智慧交通基金”由智慧交通基金管理委员会管理,运输署副署长担任主席,香港生产力促进局负责秘书处。基金在2021年3月31日起接受申请,资助本地机构或企业进行创新科技研究和应用,以便利出行、提升道路网络或路面使用效率和改善驾驶安全,目前有39个计划获资助,项目需要在2年内完成。申请项目分为“研究和应用”以及“纯研究”两种,资助金额上限分别为2,000万元以及800万元。
项目申请者亦分为企业界别以及公营界别,企业界别高最高资助额为预计项目成本的50%,公营界别最高资助额则为预计项目成本的90%。
生产力局希望增加申请项目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资助计划部总经理潘宇婷表示,现时公营界别申请者比较多,不时有院校申请纯研究的项目,局方若见到有企业有相同概思会与双方沟通,希望能促成合作,希望未来研究和应用的申请项目可以增加。
被问到香港交通市场是否准备好应用各种科技时,她回应,“做得出嚟,好嘅就会有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