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生育率去年创全球最低 家计会倡制定整套政策移除妇女生育障碍
本港生育率持续偏低,去年更达到全球最低的水平。最近有议员提出鼓励生育的政策,引起社会讨论。家计会执行总监林慧翔今早(26日)于港台节目《香港家书》中表示,本港工时长、经济负担重等因素,令部份妇女延迟生育计划,错失育龄黄金期。她建议政府制定整套政策,从经济及亲职支援,健康服务等多方面入手,包括房屋、教育、医疗和托儿、税务寛减等资助,并推动弹性上班、有薪亲子假等措施。
18至27岁青年计划不生育的比率增加
家计会去年公布的“2021年青少年与性研究”发现,18至27岁青年计划不生育的比率增加,理想结婚及理想首次生育年龄,亦有上升趋势。林慧翔认为,年轻人与上一代传统的观念有所不同,随著本港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选择比较多,不少现代女性选择专注发展事业。
林认为,考虑生育的香港妇女面对巨大障碍,包括工时长、经济负担重、责任大,以及缺乏托儿服务等支援,难以同时兼顾事业及家庭,因此部份妇女因而延迟生育计划,错失黄金育龄期,甚至遇到生育困难,未能达至理想的生育目标。
经济及亲职支援、健康服务等多方面缔造友善环境
林慧翔指,本港总和生育率于去年下跌至0.701,创下历史新低,亦是全球最低。但她引述家计会的调查指,本港其实亦不乏考虑生育的妇女,部份受访者表示“未决定”或“不知道”生育意愿。她认为,除了关注移入香港的人口数字外,亦要为市民移除生育障碍。
林指,家计会建议政府制定整套政策,缔造一个家庭友善的社会环境,例如经济上的支援,包括房屋、教育、医疗和托儿资助,税务寛减、生育及教育基金等。亲职支援方面,则包括弹性上班、有薪亲子假、加强育婴及托儿服务、延长有薪产假及父亲侍产假等。
至于健康服务方面,家计会建议加强及增拨资源于怀孕前、生育指导、其他性与生殖健康及生育相关的支援,为有需要人士提供方便并可负担的服务。
林慧翔并强调,生育选择自由是每个人应享有的权利,故鼓励市民预早做好家庭计划,认为任何生育选择,都应获得尊重。她希望市民均够达至理想的生育目标,提升家庭幸福、改善生活满足感。“衷心祝愿我哋、所有香港市民都可以多一点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