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科兼具医疗工程创科元素 为大学生创出路不“冷门”
中学文凭试DSE刚于上周放榜,相信不少考生都为升学问题煞费思量。其实工程界有不少较不为人熟知的专业学科,如与医疗工程相关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内容创新亦富挑战性,加上工程界长期人手短缺,料学生在毕业后不难找到合适工作。若对工程及医学有兴趣的学生不妨了解一下相关学科,为日后出路增添选择。
撰文:资深工程师及工程师学会前任会长源栢梁
医院的建造工程在工程界当中,按建筑、结构、设施及施工程序等方面比较,均是较繁复的类别之一。若以一般建筑作比喻,医院工程同样分成外部及内部营造两大部分,如俗称“天、地、墙”的设施代表大楼天花、楼面、地基及外墙等建筑工程;至于俗称“风、火、水、电”设备则函盖代表内部屋宇装备工程,包括空调通风、消防、给排水、管道供应医疗气体及电力等。这两主要部分如同人体的外表及内脏,对大楼的组成同样重要,亦是支持医院运作的重要硬件设施。
近期本港医院发生涉及医疗设备的事件,突显出工程学科对支援医院服务的重要性,并特别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相关,因这学科涵盖的工程正正为医院内大大小小医疗仪器的设置、维修及保养。不过,学科涉及的范围不只手术室或病房内等的医疗仪器设备,亦包括具创科元素的医疗科技,如与人造皮肤或心脏相关元件,甚至协助医生动手术的机器人等。由于现今科技,包括3D数码成像与打印等技术推陈出新,故此学科近年发展亦增添先进科技研发等元素。
笔者从事医疗工程界多年,较近距离接触“生物医学工程”始于数十年前在英国及中东医院工作的时候,那时本港尚未有独立的生物医学工程科,若学生对此范畴有兴趣,需远赴如英国等国家攻读此科,入学竞争亦甚大。发展至今,近十年间本港多间大学,如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理工大学等均已设独立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针对全球医疗技术主要面临三个问题,包括高效筛查、精确诊断及有效治疗,令学生得以学习到这门专业的技术。
近年港府推出两个医院建设十年发展计划,人口老化加上大型疫症出现带来种种不同的服务需求,令医疗工程人才越来越渴市,不但有极大发展空间,更有著承担促进健康社会的使命。为了令生物医学工程人员的专业地位能进一步获确认,香港工程师学会亦就学科增设相关分部,毕业生在完成训练及实习后可考取资格成为注册专业工程师,起薪点及发展与各政府工程师相若。
本港亦有不少来自此界别的“卧虎藏龙”,如政府的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便曾任城大生物医学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与在城大攻读博士学位的笔者亦算是“大学师友”;城大刚新上任的校长梅彦昌亦属生物医学工程方面显赫有名的专家,早年荣获伦敦帝国学院颁授医学学院院士衔,曾领导多项科研项目,把高性能生物材料应用到医学器材上,亦创立了多间衍生公司,把其研发的心血管、眼科及外科技术将其投入于应用实践中。各位准大学生若对医疗及工程及有关科硏均具兴趣的话,并以挑战及解决瞬息万变的医疗课题为目标,不妨多了解一下此学科,并按自己兴趣去认识此科的就业相关范畴,也许能为自己日后开创一片新天地。
《01医务所》与资深工程师源栢梁合作,逢周一推出专栏“源途有你”,分享工程与医疗的大小事。
源栢梁一直以推动工程界专业发展为己任,是香港工程师学会前任会长。数十年专业路途,著实值得回忆,亦深信后来者或可从中领会工程专业要点所在。源途有你,就让大家一起体会。